稻江紀別
小樓煙雨晚江潮
帶得離愁上畫橈
折柳泥君留爪跡
重來好認舊枝條
小樓煙雨晚江潮
帶得離愁上畫橈
折柳泥君留爪跡
重來好認舊枝條
傍晚的江潮涌動,煙雨籠罩著江邊的小樓;離愁別緒隨著江潮,涌上了裝飾華美的船槳。我折下柳枝懇請你留下痕跡,這樣下次再來時,就能辨認出舊日的枝條。
畫橈(ráo):裝飾華美的船槳。
折柳: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柳”與“留”諧音,表達挽留之意。
泥(nì)君:懇請、央求對方,“泥”此處讀作nì,意為軟求。
爪跡:痕跡,這里指留下的標記。
此詩應為詩人于稻江邊與友人離別時所作,創(chuàng)作場景為煙雨朦朧的傍晚,通過江邊送別細節(jié),記錄下離別的愁緒與重聚的期待。
詩以煙雨江潮起興,借折柳留痕的細節(jié),含蓄表達離愁與盼歸之情,語言質(zhì)樸而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送別題材佳作。
盛世儲才侈禁林,庸愚叨備藥籠參。玉堂晝暝消香篆,金闕晨趨響佩音。健鶻摶秋云漢闊,長鯨跋浪海天深。此生圖報師前哲,獨對遺編萬古心。
三載虛叨作養(yǎng)恩,拜官仍許列儒紳。受知何以酬諸老,許國惟應致此身。紫禁天回鸞誥濕,御爐煙泛鵠袍新。不將榮盛誇遭際,有待迂忠得上陳。
端居深念獨長吁,且向燈前一掩書。四禁愿言今日始,三長應愧昔人如。滄溟誰謂堪憑葦,峻坂何由可駐車??弦郧彘f供放逸,勉旃深為惜居諸。
皇恩浩蕩遍東瀛,耄耋特邀慶典榮。
玉斝筵開仁壽宇,霓裳曲奏朔南城。
商周以下無斯盛,歐美之間孰與京。
帝德雖隆該憲惠,閭閻從此頌升平。
羞作太真妃帳,
寧為屈大夫裳。
帝賞此花高節(jié),
別賜一名拒霜。
桑枯木落響天風,霞彩云陰暮景中。樹色蒼蒼遮不斷,滿江還有木芙蓉。
萬象繞歸仁壽鏡,一塵不翳玉壺冰。裁成妙句偶然得,興到研云寫紫藤。
半畝塘開一鑒澄,幽人心跡冷于冰。山齋日日吟風坐,貌瘦神清道氣凝。
夜夜烹茶煮雪冰,今霄霽色十分澄。山窗坐落三更月,爐焰猶然煖氣蒸。
井絡西來,歷坤維萬疊,丹邱戰(zhàn)壘。萬折千回留不住,夭裊龍驤鳳起。云海無涯,嵐光孤峙,綰住瀟湘水。何人能問,問天塊磊何似。
南望虞帝峰前,綠云寄恨,祇為多情死。雁字不酬湘竹淚,何況衡陽聲止。山鬼迷離,東皇縹渺,煙鎖藤花紫。云璈無據(jù),翠屏萬片空倚。
堅臥非由病,端居不是齋。
世情元自薄,人事固多乖。
晨飯炊稊米,宵行點豆?。
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
種豈依云碧,
栽非傍日紅。
吳剛休錯認,
生意任秋風。
河山眼前,云霞足邊。
故鄉(xiāng)一望依然,彼黃冠者仙。
匆匆兩丸,蒼蒼九煙。
白衣變幻堪憐,向南陽且眠。
舊詩不省作何言,
新句無奇墨亂翻。
要是云山通宿契,
故將文字寄深論。
青山似識看花人,
為障風沙勒好春。
一色錦屏三十里,
先生未信是長貧。
一片碧云西,夢里瑤姬宛在。整頓平生心事,向嬋娟低拜。
鮫綃別淚凝紅冰,猶憶舊時態(tài)。道是不曾消瘦,但頻拈羅帶。
好風助帆席,乘流溯滄浪。
暢此澹蕩懷,焉問去路長。
白鳥點空碧,導入云水鄉(xiāng)。
遙睇林木古,巖壑含青蒼。
出沒云根上下浮,蘸蒲清溜十分幽。
前灘烏鬼能撩亂,爭似盤魚得自由。
樸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蔓草不獨立,蒼松無倚附。
挺生山之陰,蟠結(jié)堅以固。
亭亭拂層云,湛湛浥零露。
孤勁耐霜寒,凄清越朝暮。
蔭可大千尺,材真廟廊具。
上邀鸛鶴集,下委鹿豕聚。
偃仰風塵中,百年托貞素。
非不甘棟梁,良師鮮所遇。
勿以老煙霞,無如識者顧。
但恐摧作薪,竟為采伐誤。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