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使還京作
去年今日奉皇華,只為朝廷不為家。
殿上一杯天子泣,上下一行如骨肉,幾人身死掩風沙。
去年今日奉皇華,只為朝廷不為家。
殿上一杯天子泣,上下一行如骨肉,幾人身死掩風沙。
去年的今天我奉命出使,完全是為了朝廷而非為了自己的家。在宮殿上喝了天子賜的一杯酒,君臣之間就像骨肉至親一樣。可如今,有幾人卻身死他鄉,被風沙掩埋。
奉皇華:指奉命出使。皇華,《詩經·小雅》篇名,《詩序》謂“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也”,后因以“皇華”為贊頌奉命出使或使臣的典故。
天子泣:體現天子對使臣的重視和關切之情。
推測詩人可能是在完成出使任務返回京城后所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政治局勢較為復雜的時期,朝廷派遣使臣執行重要任務,使臣們肩負使命遠行,面臨諸多危險和挑戰,部分人不幸身死。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出使經歷與感受,突出了使命的艱辛和部分人的犧牲。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為研究當時的外交活動和社會風貌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冰泮溪流碧,云生島嶼紅。輕陰殘夢里,遠樹亂愁中。鷗外兼晴絮,鶯邊共晚風。地偏山氣近,霏靄濕房櫳。露冷天光逼,溪澄夜影圓。水花含窈窕,山吹縱清綿。為覓洪崖侶,重尋赤壁船。翻愁孤鶴外,回互萬山連。綠瑣依松潤,緗簾亂蘚斑。吹笙花下散,飛燕雨中還。有客歸謀酒,無言臥看山。春禽忽相喚,深樹兩關關。風日宜芳歲,煙霞樂燕居。坐深閒看弈,燭冷靜修書。臘醞紅生玉,春盤綠間蔬。但須門有客,不問食無魚。
零落諸公幾束金,紛然抱示愜初心。風流自可懷前輩,倥傯何曾得寸陰。馀韻已高那可跂,舊盟雖冷尚堪尋。蕭蕭風葉廂房晚,索莫空為擁鼻吟。
吉貝何時入漢家,而今衣被遍天涯。三春萬卉紅似海,暖到人心只此花。
日華初轉萬年枝,蓬萊殿影遲。十萬貔貅環紫禁,三千鹓鷺拜丹墀。河東客獻揚雄賦,海外臣降陸賈詞。要識中原新氣象,黃河清淺已多時。
水影連天天渺渺,山光和水水溶溶。一林修竹搖云碧,百畝涼陰蔽日濃。
誰擎北斗掛西州,盡日清光俯碧流。錯落珠聯依霧堞,蒼茫棋布滿煙樓。三冬正灑空寒色,數點遙當曠遠眸。不用行云朝與暮,明明自結古今愁。
山水遺音識者稀,浮生幸有故人知。明朝又向江頭別,安得黃金鑄子期。
云開千里月,風動一天星。
帝里迎春春最近,年少尋春春有分。可憐無分看春人,忽聽春來閑借問。始知簾戶即驚春,夾道妝樓相映新。樓前子弟多春目,樓上春人最著人。
商山昔有卑辭召,傅野今無審象求。世態眾狙更喜怒,市聲百鳥各喧啾。力耕且趁農東作,懶出難陪知北游。九萬里天渾是月,夜深無伴獨登樓。老子歸來作么生,掃空諸有覺身輕。觸蠻大戰兩蝸角,甫白相酬二鳥鳴。煨芋僧高曾約話,負苓者黠不傳名。世間無過村田樂,莫怪龐公懶入城。
憶君官舍傍苔磯,正是天寒雪擁扉。堂上客來公吏散,山前市罷估船稀。宦情淡薄同流水,鄉思蒼茫對夕暉。歲晚荒村無可寄,擬將詩句托鴻飛。
石溜涓涓繞屋流,山居疑是小瀛洲。星槎不渡銀潢去,織女機邊客倦游。
春江望不極,慘淡起層陰。煙雨濛濛濕,云濤渺渺深。懷家千里意,報國一生心。嘆息知音少,空為梁甫吟。
歸沐謝人事,翛然悲俗情。陰陽爭歲色,江海蓄春聲。自委青云懶,那教白發生。君看少年者,騮馬盡飛纓。
鹽車病良驥,涸轍困長鱗。馬病汗流血,魚困目有神。君看忠讜士,多為名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