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城
閩海云霞繞刺桐,
往年城郭為誰封。
鷓鴣啼困悲前事,
豆蔻香銷減舊容。
閩海云霞繞刺桐,
往年城郭為誰封。
鷓鴣啼困悲前事,
豆蔻香銷減舊容。
閩海的云霞環繞著刺桐樹,過去的城郭是為誰而修筑?鷓鴣鳥啼叫得疲憊,仿佛在悲嘆從前的往事;豆蔻花香氣消散,昔日的容顏已不再。
刺桐:落葉喬木,花紅色,福建常見樹種,此指刺桐城(今福建泉州)。
閩海:指福建沿海地區。
封:修筑、建造,此處指城郭的修建。
鷓鴣啼困:鷓鴣鳥啼叫至疲憊,其鳴聲常含悲切之意,象征對往事的哀婉。
豆蔻香銷:豆蔻花香氣消散,喻指刺桐城昔日繁華景象的衰退。
刺桐城為泉州別稱,唐宋時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盛極一時。此詩約作于其由盛轉衰之際,詩人目睹城郭舊容不再、繁華消散,觸景生情而作,暗含對歷史變遷的思考。
全詩以刺桐城今昔對比為線索,通過自然景物的衰敗意象,含蓄表達對昔日繁華的追憶與對今日衰頹的嘆惋,語言凝練,意境蒼涼,是一首感慨歷史變遷的抒情短章。
汎羽逢今夕,春陰未有花。鄉心隨去雁,城柝亂棲鴉。聚散京華夢,飄零漢使槎。朋知青瑣滿,前席莫言賒。
紺宮海涌碧崔嵬,曾有秦王駐蹕來。虎石半銷金氣盡,翠崖中斷劍池開。巖僧掃月千峰凈,山鬼吟風萬壑哀。老我登臨春已晚,落花吹遍講經臺。
壞檐驚雀出,棄我入江云。清句綴蛛網,好風支倦身。相忘都幾夕,一念但斯人。滿眼朝晴意,東山日又新。
宗炳風流在,尋僧到上方。逍遙盤石上,靜對菊花香。慧日虹橋映,秋風錦水涼。幸逢高士過,笑傲興偏長。
深村重疊北來書,萬里誰能慰索居。聞道鷺洲春似海,聲聲杜宇正愁予。江湖白發問歸期,身世同君那得知。斗轉星回非昨夜,何人解識玉溪詩。百代詩風起浣花,曲江遺緒落天涯。重吟梁父終無謂,逐客憐他日暮鴉。南山坐對菊花殘,猶是心驚五月寒。此去長安思蜀道,居知不易欲行難。
指剝春蔥去采蘋。衣絲秋藕不沾塵。眼波明處偏宜笑,眉黛愁來也解顰。巫峽路,憶行云。幾番曾夢曲江春。相逢細把銀釭照,猶恐今宵夢似真。
晉陵明月酒家胡,百斛荼綍不論沽。可道江南春色早,美人十四已當壚。
種梅白玉堂,梅生枝葉茂。朔風歲暮起,日夕玄云覆。素雪時飄揚,芳姿忽我遘。晴朝攀其條,靄靄盈懷袖。誰知百卉彫,更有如蘭臭。
問訊前賢滄海邊,遙堤煙草故依然。誰言筦庫功名薄,已活淮民二百年。碧天如水水明霞,雁字橫風一一斜。袖手行吟不知晚,滿川霜月浸蘆花。悠悠身世客心驚,十宿西溪夢未曾。笑把新詩留日月,碧紗黃堊聽山僧。
舴艋猿偷上,蜻蜓燕競飛。樵香燒桂子,苔濕掛莎衣。
長淮萬里秋風客,獨上高樓望秋色。說與南人未必聽,神州只在闌干北。
掃地焚香讀楚招,卻驚風拂樹頭瓢。無端一笛滄浪里,又答行歌隔水樵。
團團明月珠,墮此濁水中。光彩雖未泯,淪沒豈有窮。拔山固神力,舉鼎亦無雙。徒有千尋綆,挽之竟何從。顏生不遠復,斯為蓋世雄。
穴居野處得安身,齧草茹蔬度歲晨。自把窩巢依冢土,卻來城市擾吾民。潛形滅跡過青晝,造釁呈妖俟半昏。遺孽萬端天有眼,未逢當日畜貓人。
百尺高臺傍寺門,杜陵秋興此猶存。贈行獨愧清風句,留坐還依古樹根。星共北辰雙闕近,山連西岳一峰尊。明朝旌節投何處,望斷秦云眼欲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