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幼春 其四
丈夫得志乘長風,
畫壁旗亭安足雄。
且取珊瑚歸鐵網,
同聲相應莫相攻。
丈夫得志乘長風,
畫壁旗亭安足雄。
且取珊瑚歸鐵網,
同聲相應莫相攻。
大丈夫得志時當如乘長風破浪,在酒樓題壁的雅事怎算得豪邁。不如用鐵網采回珍貴的珊瑚,志同道合者應當彼此應和而非相互攻訐。
乘長風:化用南朝宗愨'乘長風破萬里浪'典故,喻指施展遠大抱負。
畫壁旗亭:古代文人在酒樓墻壁題詩的場所,代指文人名士的雅集活動。
珊瑚歸鐵網:珊瑚為海中珍寶,鐵網為捕撈工具,比喻積極獲取珍貴事物或人才。
同聲相應:出自《周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指志趣相投者自然呼應。
此詩為詩人回應友人幼春而作,當是二人交游期間,針對當時文人可能存在的拘泥于虛名、內部紛爭等現象,借贈答詩形式表達勸勉之意,體現詩人對友人的期許與對群體和諧的重視。
全詩以'乘長風'的進取之志開篇,否定'畫壁旗亭'的表面豪邁,轉而倡導主動追尋珍貴才德,最終以'同聲相應'呼吁志同道合者和睦,主旨鮮明,既顯進取精神,又彰團結智慧,是一首兼具激勵與勸誡意義的贈答佳作。
平坡飛翠立群巒,大隱新開十二闌。秀色迥當銀闕墮,清輝疑傍玉樓看。歌成郢國千花聚,賦就梁園萬竹寒。何似一舟乘興去,閉門三日臥長安。
年來謠說亂如麻,云散風流共徙家。盡起浪波吾不管,聊將詩酒作生涯。
窗非作梅地,梅雅與窗宜。未識日斜后,何如月落時。
春城花露欲生泥,十二街頭漫漫飛。落絮游絲共無賴,半粘香汗半羅衣。
炎炎皦日正當中。澄潭忽此逢。金丹乍浴表深功。通明照水紅。丹浴罷,樂無窮。怡然百體融。人間何處不清風。此懷誰與同。
孤客江程付小詩,廟前春木雨來時。十年直北天涯感,惟有云安杜宇知。
衣冠元禮舊龍門,旄鉞西平奕代勛。官是唐家貴公子,名高漢室故將軍。四朝人地推時望,千載丘園脫世紛。國器幡然臨摯殞,赍咨遺事謾傳聞。
身外塵緣淺,堂前酒盞深。笑予多感慨,喜汝漸能唫。敢忘先人德,應憐后裔心。醉來還自慰,膝下玉森森。
延平閣想張華劍,寶婺樓觀沈約詩。
顢頇冰面瑩池心,風刮瑤階臘雪深。怪得宮中無獸炭,步搖釵是辟寒金。
黃河西去從天下,華岳東來拔地高。
殘臘才經一番霜,青青三寸作金黃。故園兄弟懷思我,特地分甘到草堂。
平時感慨寓詩中,怨恨春江起戰風。觸景生情今昔異,衰年不與壯年同。
城隅一曲抱滄浪,有客新裁薜荔裳。檻外漁舟回七澤,座中龍笛到三湘。松花暮合陶潛里,草色春添杜甫堂。莫向峰頭歌白雪,夜驚神女出高唐。
日日思歸未有期,及歸翻恨數年遲。開船聽得吳歌起,絕似閶門送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