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圣節二首 其二
曉云紺瓦不飛霜,
瑞靄融春十月陽。
電繞璇樞開上瑞,
虹流華渚葉珍祥。
威騰紫塞天驕外,
日拱蒼龍闕角傍。
今歲泰壇伸謁款,
是宜萬壽詠無疆。
曉云紺瓦不飛霜,
瑞靄融春十月陽。
電繞璇樞開上瑞,
虹流華渚葉珍祥。
威騰紫塞天驕外,
日拱蒼龍闕角傍。
今歲泰壇伸謁款,
是宜萬壽詠無疆。
清晨的云朵籠罩著青紫色的瓦頂,沒有寒霜降臨;吉祥的云氣融合著春日般的溫暖,十月的陽光和煦。閃電環繞北斗樞星,預示著至上的祥瑞;彩虹流經華渚之地,應和著珍貴的吉兆。威嚴震懾長城外的異族,日光環繞在宮殿的蒼龍角旁。今年在泰壇舉行了虔誠的拜謁,正適合歌詠帝王萬壽無疆。
紺瓦:青紫色的琉璃瓦,多為宮殿所用。
璇樞:北斗七星第一星為樞,第二星為璇,此處代指帝王所在。
華渚:傳說中堯母慶都感孕生堯之地,代指祥瑞之地。
紫塞:指長城,因北方邊塞土色多紫而得名。
泰壇:古代帝王祭天的圓形祭壇。
謁款:指虔誠拜謁,表達恭敬之意。
此詩為帝王圣節(皇帝誕辰)所作的應制詩。“癸巳”為干支紀年,具體年份需結合歷史背景推斷(如宋代多有圣節詩)。詩中通過祥瑞意象與典故,反映了帝王誕辰時宮廷的喜慶氛圍及臣下對帝王的頌揚。
全詩圍繞帝王圣節主題,以祥瑞之景、典故吉兆及宮廷威儀為脈絡,主旨在于頌揚帝王德政與天命,表達萬壽無疆的祈愿,是典型的宮廷頌圣詩,語言莊重華麗,結構嚴謹。
天風吹開萬里云,一輪華月秋平分。朱家昆仲設尊俎,滿堂賓客皆斯文。斯文濟濟多才杰,握手登堂先看月。高捲珠簾問月明,何不常圓有時缺。盈虛消長理自然,月雖不言心已傳。且將美酒勸賓客,請客為我題詩篇。須臾酒酣興如渴,長篇短篇任批抺。還疑風月寫不盡,遍謁儒紳請題跋。南樓老子興亦濃,卻恨年年在客中。行將歸老葑溪上,與爾中秋文會同。
月向寒林欲上時,露從秋后已沾衣。微螢不自知時晚,猶抱馀光照水飛。
去去馀燕慨,行行憶楚狂。天心燃一燭,四海共微芒。呵壁身猶惑,觀瀾孰與將。知君不舒意,歌酒暫飛揚。
男兒不學資身策,有家不居遠為客。年過三十尚塵土,屢揖庸兒愧腰膝。堂堂白日閒里過,可憐少年難再得。嗚呼此道亦未喪,且復臨風默惆悵。
寒云沈屯白日埋,河漢蕩坼天如篩。衡門兼旬限泥潦,臥聽窾木鳴相挨。蕭辰忽掃纖翳盡,北嶺初出青嵬嵬。微之新詩動我目,爛若火齊金盤堆。想攜諸彥眺平野,高論歷詆秦以來。觥船淋浪始快意,忽憶歸云胡為哉。念君少壯輟游衍,發揮春秋名玉杯。書成不得斷國論,但此空語傳八垓。登臨興罷因感觸,更欲遠引追宗雷。君知富貴亦何有,諂譽未足償譏排。風豪雨橫費調燮,坐使發背為黃臺。留賓往往夜參半,雖有樽俎無由開。江南佳麗非一日,況乃故園名池臺。能招過客飲文字,山水又足供歡咍。剩留官屋貯酒母,取醉不竭當如淮。六朝人物隨煙埃,金輿玉幾安在哉。鐘山石城已寂寞,祇見江水云端來。百年故老有存者,尚憶世宗初伐淮。魏王兵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當時謀臣非不眾,上國拔取多陪臺。龍騰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為可咍。降王北歸樓殿坼,棄屋尚鎖殘金堆。神靈變化自真主,將帥何力求公臺。山川清明草木靜,天地不復屯云雷。使君登高訪古昔,傷此陳跡聊持杯。因留嘉客坐披寫,酃淥笑語傾如篩。酒酣重惜功業晚,老矣萬卷徒兼該。攢峰列壑動歸興,憂端落筆何崔嵬。馀年無歡易感激,亦愧莊叟能安排。青燈明滅照不寐,但把君詩闔且開。干戈六代戰血埋,雙闕尚指山崔嵬。當時君臣但兒戲,把酒空勸長星杯。臨春美女閉黃壤,玉枝自蕊繁如堆。后庭新聲散樵牧,興廢倏忽何其哀。咸陽龍移九州坼,遺種變化呼風雷。蕭條中原碭無水,崛強又此憑江淮。廣陵衣冠掃地去,穿筑隴畝為池臺。吳儂傾家助經始,尺土不借秦人篩。珠犀磊落萬艘入,金璧照耀千門開。建隆天飛跨兩海,南發交廣東溫臺。中間嶪嶪地無幾,欲久割據誠難哉。靈旗指麾盡貔虎,談笑力可南山排。樓船蔽川莫敢動,扶伏但有謀臣來。百年滄洲自潮汐,事往不與波爭回。黃云荒城失苑路,白草廢畤空壇垓。使君新篇韻險絕,登眺感悼隨嘲咍。嗟予愁憊氣已竭,對壘每欲相劘挨。揮毫更想能一戰,數窘乃見詩人才。
兩岸千千萬萬峰,看來冷白復寒紅。人言雪嶺非銀嶺,三日晴光曬不融。
虎落龍城未易收,滕王高閣迥臨秋。長江湛湛東傾水,彭澤茫茫西上舟。恐有蒙沖沖赤壁,更無鐵鎖鎖寒流。小姑獨立凝眸處,霧鬢風鬟特地愁。
秋浦同為客,金陵祇得君。天風復戲我,吹作嶺南云。隱之千載后,共喜遠孫來。為酌廉泉水,殷勤寄鳳臺。
嗟余亦作燕山游,懷公意氣如清秋。狂歌未足為公贈,貌出蘆花江上愁。
清荷欲相喚,未語先紅靨。獨行花邊人,敢更相交接?
沙寂扃歌榭,云寒掠伎衣。寇兵日來往,商舶盡驚飛。
夕陽亭前車不發,南風吹塵暗城闕。凌云醉客噤不言,蛙聲亂起華林園。城頭簏車走??,洛陽少年美如玉。宮中夜半牝雞啼,千門萬戶皆翻覆。金墉城,城近遠,朝來暮去誰能免?九原若見楊家姑,應問婦來何太晚。
鸚鵡洲邊送夕暉,長江上下萬重磯。元之暫寓黃州別,陶令擬從彭澤歸。客里風霜催易老,山中猿鶴怨相違。青綾被上天香在,數載銀燈照紫薇。
從容邊塞議,慷慨廟堂爭。曲突非無驗,方穿有不行。搢紳終倚賴,贈襚極哀榮。豈慕公孫貴,平生學董生。
山中拾松子,種作庭中樹。亦有牧養恩,異彼牛羊豎。結構豈在多,政為讀書故。銅爐□棐幾,繭紙石硯具。松影掃更合,松聲吹不去。坐此歲月長,當知茯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