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黃生用韻
高歌曾對曲江涯
意氣中原有仲牙
吏部風流堪縱酒
東曹秋興卻思家
鴻聞塞上凌寒斗
鹢到天南起暮鴉
秉燭幾游情不淺
青春遲爾粵臺花
高歌曾對曲江涯
意氣中原有仲牙
吏部風流堪縱酒
東曹秋興卻思家
鴻聞塞上凌寒斗
鹢到天南起暮鴉
秉燭幾游情不淺
青春遲爾粵臺花
曾經在曲江岸邊高聲放歌,在中原大地上有你這樣意氣風發如仲牙般的友人。吏部的風流雅趣足以讓人縱情飲酒,東曹的秋意卻又勾起了思鄉之情。聽聞大雁在邊塞迎著寒冷爭斗,水鳥行至天南引發暮鴉紛飛。多次秉燭同游情誼深厚,青春正等待著你在粵臺共賞花開。
曲江涯:曲江岸邊,可能指風景勝地。
仲牙:借指志同道合的友人,或用春秋時賢士典故。
吏部:古代官署名,此處代指官場或友人任職之地。
東曹:漢代分曹治事的官署,此處指秋日任職之地。
鴻:大雁,常象征遠行或堅毅。
鹢(yì):水鳥,古船首畫鹢,此處代指行舟或南方風物。
粵臺:今廣東一帶的樓臺,代指友人將去之地。
此詩應為作者與友人黃生離別時所作。詩中提及“秋興”“暮鴉”,或創作于秋日;“秉燭幾游”表明二人曾多次交游,此時黃生將往天南(粵地),作者以詩贈別,寄寓不舍與期待。
全詩以“留別”為核心,前半回憶共游情誼,后半描繪別時景況與期許,情感真摯,意象豐富,既展現文人雅趣,又流露深切離情,是一首典型的贈別佳作。
穿鑿堪傷骨,風騷久痛心。
永言無絕唱,忽此惠希音。
楊柳江湖晚,芙蓉島嶼深。
何因會仙手,臨水一披襟。
下馬東山路?;信R風、周情孔思,悠然千古。寂寞東家丘何在,縹緲危亭小魯。試重上、巖巖高處。
更憶公歸西悲日,正濛濛、陌上多零雨。嗟費卻,幾章句。
謝安雅志還成趣。記風流、中年懷抱,長攜歌舞。政爾良難君臣事,晚聽秦箏聲苦??鞚M眼、松篁千畝。
把似渠垂功名淚,算何如、且作溪山主。雙白鳥,又飛去。
漁火村鐙兩黯然,
暮云空隙見長天。
波平江面光微動,
瑞靄輕搖不是煙。
海內詞人見面稀,況能持贈有珠璣。
正歡洛下相攜入,似慰咸陽久憶歸。
雙轡忽傳驅馬至,五弦吾自送鴻飛。
尊前君解沉冥意,應笑名山未拂衣。
舍南舍北響繰車,
雞犬林中共幾家。
老去尚勞糊口計,
午風庭院曬松花。
琥珀泛金尊。蒲艾盈門。釵符肘印襲馀芬。五色綰成長命縷,玉臂殷勤。
簫管斗紛紛。競渡聲喧。浴蘭初罷絳羅巾。日映榴花紅似火,風景宜人。
戢茅傍東溪,
溪光搖屋宇。
白云往復來,
時作亭前雨。
琴德愔愔指外音,
一回領略一情深。
昨宵采得薔薇露,
盥手開函取次吟。
尋芳踏綠野,萬紫迷深溪。
地遠峰頭闊,山高水勢低。
飛花疑舊夢,煙柳促新題。
沙暖鴛鴦睡,萋萋草滿堤。
邊城五六月,炎威殊未逼。
微雨從東來,云氣黑如墨。
皋蘭與五泉,對面失山色。
吾與二三子,游宦共一域。
于君雖新知,乃如舊相識。
今日良宴會,歡樂詎有極。
安知轉瞬間,分轍不南北。
杲杲方出日,其雨自難測。
聚處即有常,百年亦頃刻。
相期千載后,乃時各努力。
落星江水接天流,
花絮飛時暮雨收。
波底鯉魚東去否,
尺書煩汝到揚州。
詩在混茫前,難搜到極玄。
有時還積思,度歲未終篇。
片月雙松際,高樓闊水邊。
前賢多此得,風味若為傳。
國朝御史府,一代名多傳。
暫退或久庸,始愚亦終賢。
得失安足論,俯仰歲已遷。
但存愛君心,豈憂時命邅。
猶記仙翁護玉關,版圖半壁手提還。
每驚蕩潏風波后,多謝經綸父子間。
元是爛柯觀已熟,故應當局祇如閒。
幾人錢谷鞭中老,雙鬢何曾點一斑。
祝公不作語啾啾,陛下憑公釋顧憂。
往誤叵堪成鐵錯,后圖猶可保金甌。
飲江共喜無胡馬,屯渭懸知有木牛。
虎也膚公康是似,愿歌江漢美宗周。
官膺新寵秩,才擅舊時名。何遜詩偏俊,山濤職更清。吟懷風月迥,藻鑒玉壺明。蓮幕香凝處,應知適宦情。
一自投簪去,淹留歲月深。思親頻有夢,報國每關心。領薦來銓部,承恩出禁林。旗亭分手處,綠酒醉還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