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亭林卜居華山
谷有圖南臥,卜鄰古洞幽。
蓮開猶十丈,松老自千秋。
捫虱應難識,翔鴻未可求。
不須丹詔至,野性白云留。
谷有圖南臥,卜鄰古洞幽。
蓮開猶十丈,松老自千秋。
捫虱應難識,翔鴻未可求。
不須丹詔至,野性白云留。
山谷中有如陳摶般高臥的隱者,選擇鄰居住在古老幽深的山洞。蓮花綻放仍有十丈之高,松樹雖老卻已生長千年。捫虱而談的高潔志趣難以被世俗理解,飛翔的鴻鵠般的志向不可輕易求得。不需要皇帝的詔書來征召,本性喜愛自然,愿與白云長伴。
圖南:指陳摶(tuán),字圖南,宋初著名隱士,曾隱居華山,號扶搖子。
卜鄰:選擇鄰居,此處指選擇居住之地。
捫虱:典出《晉書·王猛傳》,王猛隱居時捫虱談天下,后喻指隱士高談或不慕榮利的高潔品格。
丹詔:皇帝的詔書,因用朱筆書寫故稱。
野性:自然本性,指不受束縛、向往自由的性情。
顧亭林(顧炎武)為明末清初思想家、愛國學者,明亡后堅持抗清,失敗后游歷北方,曾隱居華山。此詩約作于此時,反映其拒絕清廷征召、堅守遺民氣節的人生選擇。
全詩以“卜居華山”為核心,通過描繪幽居環境與自然意象,結合典故,鮮明展現了詩人隱逸山林、不仕新朝的高潔品格,是其遺民情懷的典型體現。
蟬聲嗚咽柳陰殘,節序驚心強自寬。把盞滄江忘日暮,濕衣清露動宵寒。涼風漢苑悲團扇,明月湘皋泣紫蘭。最是關河搖落易,天涯無奈欲歸難。
斗酒千金未易沽,聲聲何事勸提壺。山禽豈解知人意,不道思家飯也無。
浮湘昔日有知音,昨得清篇竟夕吟。便續楚些齊曠代,更于蘭臭見同心。雁回萬里衡陽峻,海到三春島嶼深。我老愧無娛客地,一尊何以豁煩襟。
覓梅花信息,擁吟袖、暮鞭寒。自放鶴人歸,月香水影,詩冷孤山。等閑。泮寒睍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間。瓦隴竹根更好,柳邊小駐游鞍。瑯玕。半倚云灣。孤棹晚、載詩還。是醉魂醒處,畫橋第二,奩月初三。東闌。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濕錦鹓斑。還見晴波漲綠,謝池夢草相關。
茅檐絕低小,一載住農家。照影西塘水,貪看日易斜。東岳廟恢擴,聞當街北頭。何年消劫火,空以集名留。櫻子黃先赤,紅桃間綠桃。塘春嬉扁嘴,延頸白鵝高。明日當逢集,回塘撒網賒。北頭賣蔬果,南首市魚蝦。小燈易明滅,嬌怯怕風侵。欲破周遭暗,熒熒藉爾深。窗小光難透,門低久立童。高粱麻桿熱,煙焰起熊熊。
華頂云,滇海月。攜手三度游,同心兩回別。攜手同心此地分,他鄉客路復離群。明年載酒花林下,啼鳥春山誰共聞。
老屋溪云病欲深,幾年長許拜幽尋。我雖白鹿煙霞主,君總西山父子心。薄酒每堪留幾雨,朱弦聊許托孤琴。別離肯遣他時夢,失誤桃花古洞潯。
彭祖八百乞延壽,秦皇登位更求仙。昨向天津橋上過,石崇猶自送窮船。
已盡崎嶇徑,投南漸不毛。雨侵人面黑,山映虎聲高。隨身惟笠缽,過眼盡蓬蒿。又說前途險,行人腰帶刀。
長笑東皋下,何曾變姓名。風花雙鬢盡,天地一毛輕。石室權書在,仙臺化箓成。從來多古思,無路哭先生。
無肴非市遠,草草愧為家。千里來佳客,一鐘奉苦茶。詩情和酒醉,月色映窗斜。明日知何處?天涯復水涯。
蕭寺梵鐘鳴。秋月簾櫳。銀箋舊恨總無窮。一抹晚煙微雨后,敗壁寒蛩。往事一重重。逐夢無蹤。蓬山已在別離中。嘆息今生辜負了,錦字征鴻。
浴殿詞臣亦議兵。禁中頗牧黨羌平。詔卷促歸難自緩。溪館。彩花千數酒泉情。春草未青秋葉暮。□去。一家行色萬家情。可恨黃鶯相識晚。望斷。湖邊亭上不聞聲。
敢謂馮唐老,為郎十五年。不因君濡滯,那與我周旋。歷歷分行樹,匆匆兩去船。此心無近遠,月在浩池邊。
那忍高吟陟岵詩,猶炊內侍慰吾慈。雖無毛檄榮當日,聊著萊衣趁此時。堂背萱花增一笑,庭前荊樹秀三枝。膝間更有諸孫繞,叫得婆婆喜欲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