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一夜櫟社諸子集予無悶草堂 其一
夕陽村落響篝車
客到蓬門犬吠嘩
掛劍相期衰草地
連床小住野人家
寒生蟋蟀燈前語
香送芙蓉露下花
珍重題襟佳句滿
茅齋四壁欲籠紗
夕陽村落響篝車
客到蓬門犬吠嘩
掛劍相期衰草地
連床小住野人家
寒生蟋蟀燈前語
香送芙蓉露下花
珍重題襟佳句滿
茅齋四壁欲籠紗
夕陽西下,村落里傳來打谷車的聲響;客人來到我簡陋的茅屋前,小狗歡快地吠叫。我們曾在衰草萋萋的草地上以掛劍之約相期,今夜便連床共宿于這山野人家。秋寒中蟋蟀在燈前鳴叫,仿佛與人私語;芙蓉花帶露綻放,幽香陣陣飄來。珍貴的題襟雅集留下滿是佳句,我的茅草屋四壁仿佛被詩稿籠罩,如蒙輕紗。
篝車:古代脫粒工具,此處指秋日農忙時的打谷聲。
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代指簡陋的房屋。
掛劍: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掛劍徐君墓,喻朋友重諾守信,此處指與友人的深厚約定。
連床:指朋友同宿,親密相處。
題襟:文人雅集時題詩留念的活動,后指此類聚會。
此詩為作者與清末民初詩社‘櫟社’友人于十月二十一夜聚于‘無悶草堂’時所作組詩之一。時值秋夜,文人雅集,詩中既體現了鄉村農閑的生活氣息,也反映了當時士人以詩會友、寄情山水的雅趣。
詩以秋夜雅集為背景,通過鄉村場景與文人活動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友情的真摯與生活的詩意。語言清新質樸,意象生動,是古典雅集詩中貼近生活又富有文學性的佳作。
白頭簪勝。尚依約夢華,東風吹醒。故國春回,閑門人老,時事幾番重省。把酒可憐東望,到眼都無新詠。暮云鎖,又飛鴻天闊,竹梅深靜。誰聽。花信轉,消息江南,前度流紅冷。終歲懷人,茲辰芳草,一晌舊寒銷凝。待得倩鶯煩燕,爭奈有期無定。愁未免,想芳菲掩抑,滄洲殘影。
揉葉移時炫彩霞,鳳仙從此減聲華。玉臺更合添新詠,別有東寧指甲花。
駕景絡絕響,游目低陰虹。靈光轉修袂,羽節飄晨風。抗手辭金母,偃蓋東華宮。高仙發空謠,逸響飛九重。霞觴艷流日,疊舞歌玉童。緣云上虛籟,笑語鏗洪鐘。海水屢清淺,倏忽欣再逢。不惜暫游詣,情款無初終。歡馀促歸軫,攝轡翔斑龍。投閑憩三素,保績崇真功。
沙塵漲北天,衛霍出居延。苦霧埋沙磧,窮荒乏水泉。戰酣鼙鼓壯,戍久鐵衣穿。試上長城望,中原若個邊。羽箭雁翎刀,風沙北地豪。弓開關月滿,雕沒陣云高。勁騎三邊出,匈奴一夕逃。將軍方得意,新拜璽書褒。鐵騎蹴交河,銜枚半夜過。雪花凝鎖甲,月色冷雕戈。黠虜俱亡命,連營盡凱歌。至今青冢骨,猶恨與通和。十五去防秋,于今已白頭。一身猶是卒,諸將久封侯。部伍嫌羸病,親知識壯游。寒燈孤戍里,揮淚看吳鉤。久在邊城里,風霜不可論。六親皆骨朽,百戰偶身存。烽燧連天暗,沙塵憚日昏。征人家萬里,誰吊國殤魂。犬戎窺近塞,羽檄發精兵。不識沙場苦,焉知性命輕。饑鷹投古壘,疲卒臥空營。日暮轅門里,愁聽鼓角聲。塞馬嘯悲風,旌旗慘澹中。衛青持左鉞,李廣在前鋒。壯士俱亡命,朝廷重論功。將軍承寵詔,天子錫新封。秋霜劍在腰,曾事霍嫖姚。諸將威無敵,全軍氣不驕。弓鳴驚過雁,炮響走棲貂。敢憚窮邊苦,天家雨露饒。大漠陰山外,霜天氣候殊。陰沙明遠燐,寒日慘窮廬。北闕無來使,中原少得書。凱歌今未奏,壯士誓捐軀。
有力量人終是別,等閑垂手便相應。如何夜半扶桑日,推上須彌最上層。
萬人同志念彌陀,眾力相成愿力多。一朵蓮開親見佛,方知凈土勝娑婆。樹林水鳥各宣揚,寶網金臺盡道場。會得鐘鳴并鼓響,彌陀觸處現毫光。鬢發看看染雪霜,心猿意馬尚顛狂。一朝掩目空歸去,始信泥犁歲月長。業報差殊事不同,勞生何地出樊籠。欲知自性彌陀佛,在汝朝昏一念中。眾生苦海業坑深,不信因緣久溺沉。聞得叉聲方念佛,始知妻子老婆心。不是山僧說是非,修行魔事要君知。直須緊峭草鞋底,透過娑婆五欲池。
嵐光水色繞孤村,斜日停車傍寺門。雨后秋山蒸霧氣,燒余衰草蝕霜痕。沙洲船泊櫓聲歇,鷲嶺人稀鳥語喧。行過板橋紅樹外,一川碎石野泉吞。
山礬風味更梨花。清白競春華。試問西園清夜,何如山崦人家。楚東千嶂,吳江一棹,云路非賒。惟有相思兩地,可憐淡月朝霞。
黯消魂、故宮遺事,金源舊恨重數。鹍雞弦上芳名認,一片冷云吹雨。都尉府。憶阿海、香閨近接東華路。承恩未許。但褪粉妝殘,迎秋扇薄,還送燕歸去。娃兒曲,枉了巫峰朝暮。銀紅休按花譜。花開花落天難問,莫為綠鬟深訴。君記取。只幾日、青城寂寞春無主。人間最苦。算杜宇聲聲,摩訶院里,才是斷腸處。
聲在秋林半是蟬,況逢沙岸夕陽天。閒身初謝吟詩債,長路誰分買酒錢。斷夢忽驚千點雨,饑心空望幾家煙。扁舟未遂鴟夷愿,歸種蘇秦二頃田。
西園有遺老,六十復加三。湖海氣不減,煙霞癖轉憨。看花啼一鳥,呼酒擘雙柑。何處春光好,青山南又南。
一馬龍驤后,中朝草創初。秉樞登政路,扈蹕擁宸裾。像入云臺畫,名標玉府書。太平資舊德,不及駕安車。
嘆從來風流才子,文章罪孽難數。賜書門第聲華重,人似少年徐庾。裁笛譜。定風月鶯花,多少閑情緒。金荃幾部。把白纻清歌,紅牙細拍,字字按宮羽。當年事,傳遍旗亭樂府。銷魂真個如許。多情拚墮犁泥獄。試問人生何苦。留綺語。并詩卷風懷,未肯輕刪去。有人和汝。向江北江南,綠紗窗底,同聽杏花雨。
登高望天涯,化石與君別。秋鬢霜露深,春衫薜蘿發。旅雁只空飛,悲咽長不絕。行客歸去來,芳心可休歇。
漢興蕩除挾書律,如日杲杲生于東。三輔邸舍廓有容,珷玞金玉錯其中。坦坦大河壖,神禹廝二渠。獻王筑館河之瀕,實說神樂孰《詩》《書》。蒲輪朅來嘔咦水,河北諸儒為王起。蘭陵客死緒示棼,毛貫諸公盡君子。君子幾凋零,王功在六經。渠渠夏屋漫荒榛,宵深秋草飛亂螢。螢飛猶傍獻陵陌,一群镵破宮垣碧。先生嗜學真古人,諏經寫韻恒龂龂。斟酌毛鄭得其醇,一墼天獎汲古勤。夜來或見夢,夢覿陶生面。如舊相識情繾眷,從容抉剔毛蠟氈。奴隸郭香躪曹全,西京隸法今流傳。世間何物足相儷,魯國新模五鳳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