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虞卿秘監將漕江東二首 其一
天上圖書群玉府,
仙晨日月道家山。
行行合在煙霄地,
去去猶參論撰班。
使者繡衣看更好,
從官華橐未應慳。
褰帷了卻江東事,
不到終更便賜環。
天上圖書群玉府,
仙晨日月道家山。
行行合在煙霄地,
去去猶參論撰班。
使者繡衣看更好,
從官華橐未應慳。
褰帷了卻江東事,
不到終更便賜環。
天上的典籍收藏在群玉仙府,仙晨的日月照耀著道家仙山。你本應置身于煙霄高位,此次赴任仍兼任論撰之職。作為漕運使者身著繡衣更顯光彩,隨從官員的華囊也不會匱乏。待你巡視完江東事務,未到任滿便會被召回朝廷。
群玉府:傳說中仙人藏書之處,此處借指朝廷藏書機構。
秘監:秘書監,官職名,掌國家圖籍。
將漕:指擔任轉運使,負責漕運事務。
煙霄地:指高位顯職。
繡衣:漢代侍御史穿繡衣,后泛指使者的服飾,此處指沈虞卿作為漕運使者的身份。
褰帷(qiān wéi):撩起車簾,指官員巡視地方。
終更:任期滿。
賜環:古代召回官員的代稱(“環”音同“還”)。
此詩為送友人沈虞卿(秘監)赴任江東漕運使所作。宋代漕運使掌一路財賦運輸,地位重要。詩人通過此詩既肯定沈氏才學與地位,亦表達對其履職順利、早日還朝的祝愿,反映宋代士大夫間的交游與仕途關切。
全詩以“送”為核心,前半贊友人學識地位之高,后半述赴任之榮與歸期之盼,結構清晰。既顯對友人的推崇,又含仕途順遂的美好期許,是宋代送別詩中典型的“美其行”之作。
總轡登長路,嗚咽辭密親。借問子何之,世網嬰我身。永嘆遵北渚,遺思結南津。
行行遂已遠,野途曠無人。山澤紛紆馀,林薄杳阡眠。虎嘯深谷底,雞鳴高樹巔。哀風中夜流,孤獸更我前。悲情觸物感,沈思郁纏綿。佇立望故鄉,顧影凄自憐。
遠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廣。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頓轡倚高巖,側聽悲風響。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可是籠中物,高飛不自繇。
鼎烹何足恨,綱解轉添愁。
獨叫黃沙遠,頻行竹徑幽。
主人情意重,豈為稻粱謀。
認得桃都路,桃花夾岸開。
二分春恰好,一棹客重來。
樹木新村抱,風塵老態催。
有情如此水,綠漲自瀠洄。
鐵筆峨冠袍繡豸。云中上黨威名在。紫綬綰章金作帶。增氣概。文星一點明江介。
顧我非才官鼎鼐。勛業無成容鬢改。后學晚生今有賴。期遠大。須君著眼驪黃外。
風定桂旗稍斂。雪花亸、深疑星點。隔個晶屏阻一見。省回眸、動春幡、催漏箭。
碧落游絲轉。夜初靜、夢迷心亂。山瘦如人愛荒遠。對桃枝、借馀紅、映人面。
玉宇瓊樓最高處,一天霾霧撥難開。
只憐玄兔千年冷,不見靈槎八月來。
身世飄蓬眼中涕,山河破甑劫馀灰。
人生半世團圓夢,輸與月明第幾回。
兩晤緣不薄,七年詩夢深。
湘云長在念,伊網每相尋。
歲晏動梅信,風寒逗鶴吟。
雪光盈滿手,清漱月牙琴。
憶昔紹興際,垂髫游上都。舜廊時訪道,禹殿日陳謨。
士肄幾三代,兒嬉遍九衢。謏聞仍有幸,猶及拜先儒。
升平當暇歲,遐邇屢豐年。環轍道萬里,軺車開兩川。
干戈今滿地,劍棧漫梯天。試向長淮望,馮高更憮然。
年去年來,年來年去。
雖有去來年,且無來去路。
既無來去路,實無有去來。
清灣幽島任盤紆,
一舸橫斜得自如。
唯有此,更無居,
從教紅袖泣前魚。
都門送別轉凄其,正是榴花照眼時。
曲以調高多駭俗,官從氈冷未妨詩。
滯留愧我仍浮梗,歸去憐君有稐篪。
為問池塘春夢好,故人曾不入相思。
塞草青易白,堂階日又曛。
自存湖海志,聊共鶩鵝群。
俯首隨人語,凄聲獨我聞。
舊行不可問,腸斷萬重云。
曉翻汗簡因遮眼,
午對枯枰輒爛柯。
天遣幽香一喚起,
醒然頓作出瓶鵝。
種葵北園中,葵生郁萋萋。朝榮東北傾,夕穎西南晞。
零露垂鮮澤,朗月耀其輝。時逝柔風戢,歲暮商猋飛。
曾云無溫夜,嚴霜有凝威。幸蒙高墉德,玄景蔭素蕤。
豐條并春盛,落葉后秋衰。慶彼晚凋福,忘此孤生悲。
翩翩晚凋葵,孤生寄北蕃。被蒙覆露惠,微軀后時殘。
庇足周一智,生理各萬端。不若聞道易,但傷知命難。
人有圣賢物亦然,梅花品第亦神仙。
誰移閬苑來窗外,能駕飛車到檻前。
白屋玉堂甘寂寞,紅樓脂粉任姻緣。
欲拈至治馨香語,長掛梢頭照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