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忠憫公祠
功業汾陽只等閑,
嗟公憂國鬢雙斑。
君恩郁郁通天帶,
里社青青少華山。
魏野有詩傳北使,
竹林遺廟向人間。
靖康若主澶淵策,
何至蒙塵遂不還。
功業汾陽只等閑,
嗟公憂國鬢雙斑。
君恩郁郁通天帶,
里社青青少華山。
魏野有詩傳北使,
竹林遺廟向人間。
靖康若主澶淵策,
何至蒙塵遂不還。
功績堪比汾陽王郭子儀也只算平常,可嘆您憂心國事雙鬢已斑白。君主的恩寵如通天帶般深厚綿長,家鄉的社廟與青翠的少華山并存。魏野曾有詩作傳予遼國使者,您的祠堂如竹林般留存人間。若靖康年間采用澶淵之盟的策略,何至于皇帝蒙塵一去不返。
汾陽:指唐代名將郭子儀,封汾陽郡王,此處以其功業反襯寇準的卓越。
通天帶:帝王所用腰帶,代指君主恩寵。
里社:家鄉的社廟;少華山:陜西名山,借指寇準家鄉風物。
魏野:北宋隱士詩人,與寇準交好,其詩作曾被北使(遼朝使者)傳誦。
澶淵策:指1005年寇準力主宋真宗親征,促成宋遼澶淵之盟的策略。
蒙塵:指靖康之變中徽宗、欽宗被金兵俘虜,受辱北去。
此詩為憑吊北宋名相寇準(謚忠憫)祠廟而作。寇準是澶淵之盟關鍵人物,后遭貶謫,南宋時因靖康之變引發對其策略的追憶。詩中借寇準事跡,隱含對南宋朝廷未能延續其安邦之策的反思。
全詩以寇準功績為核心,既贊其忠勇謀略,又嘆后世失策致國難,主旨在于借古諷今,強調正確戰略對國家存亡的重要性,是一首兼具歷史深度與現實關懷的懷古詩。
太上混元真一氣,瑩凈若瓊琚。清騰白云不卷舒。明見有中無。冷淡靈光空蕩漾,變現總無拘。上下周流出六虛。一顆夜明珠。
常貧須漫仕,閑祿是身榮。不托先生第,終成俗吏名。重緘議法口,靜洗看山睛。夷惠中何有,圖書老此生。
滄波與鄧林,魚鳥久飛沉。一旦成陳跡,何人識寸心。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淚盡離東閣,歸來破故琴。
蒼龍渡海成疊嶂,屴崱西來勢何壯。蕩摩日月噓云煙,回薄風霆起波浪。懸流晝夜相舂摐,恍惚銀河落天上。橋橫霞嶺類天臺,谷隱龍湫疑雁蕩。若非華蓋及武夷,無乃仙都與秦望。參差飛觀倚半空,錯落長松高百丈。煙□絕磴畏崎嶇,路出平川喜夷曠。野老朝耕屋角云,漁翁晚釣籬根漲。偶隨鶴舞抱瑤琴,猶恐猿啼驚蕙帳。畫師盤薄精天機,元氣淋漓歸意匠。毫芒點染遠近間,咫尺卷舒千萬狀。三年老我東海隅,立馬看山每惆悵。麻姑敬亭曾見招,何日相從脫塵鞅。
能守不成三瓦戒。
竹外猶馀三兩花,宮墻桃李屬誰家?東風無力難為主,空對殘陽曳絳紗。
天作高山,屹然中峙。經營厥宇,萬億咸遂。火熙土王,爰舉時祀。繩繩宣延,彷佛來止。
樂事賞心誰不有,可人勝士古來難。樽前莫怪同游少,恐被梅花白眼看。
大邦開國賞元勛,秘殿陛班寵舊臣。飪味幾年調鼎鼐,丹青何日畫麒麟。千官祖軷都門外,駟馬嘶鳴潁水濱。已見刊碑新隧路,無窮墮淚故州民。
黃河東流流九折,沙場埋恨何時絕。蔡琰沒去造胡笳,蘇武歸來持漢節。
學畫蛾眉獨出群,越羅巴錦不勝春。承恩數上南熏殿,無奈宮中妒殺人。
鏘鏘濟濟赴延英,漸近重瞳目轉明。君圣臣賢魚水契,鴻基須賀永清平。
秋色轅門照大旗,千山玄甲度熊羆。頻年河內謳歌借,此日淮陰號令馳。大海潮生強弩合,平湖波簇畫船移。何人為草征西檄,得似袁宏幕下時。
沙明波凈小汀洲。楓落洞庭秋。紅蓼白蘋深處,晚風吹轉船頭。鱸魚釣得,銀絲旋鲙,白酒新篘。一笑月寒煙暝,人間萬事都休。
金碧崖前麥壟斜,縣南春色酒人家。東風不管前朝夢,西直門邊看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