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望月二首
圓月當新霽,高樓見最明。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飛甍。下瞰千門靜,旁觀萬象生。梧桐窗下影,烏鵲檻前聲。嘯逸劉琨興,吟資庾亮情。游人莫登眺,迢遞故鄉程。
皎潔三秋月,巍峨百丈樓。下分征客路,上有美人愁。帳卷芙蓉帶,簾褰玳瑁鉤。倚窗情渺渺,憑檻思悠悠。未得金波轉,俄成玉箸流。不堪三五夕,夫婿在邊州。
圓月當新霽,高樓見最明。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飛甍。下瞰千門靜,旁觀萬象生。梧桐窗下影,烏鵲檻前聲。嘯逸劉琨興,吟資庾亮情。游人莫登眺,迢遞故鄉程。
皎潔三秋月,巍峨百丈樓。下分征客路,上有美人愁。帳卷芙蓉帶,簾褰玳瑁鉤。倚窗情渺渺,憑檻思悠悠。未得金波轉,俄成玉箸流。不堪三五夕,夫婿在邊州。
在新雨初晴時,圓月高懸,在高樓上看月亮最為明亮。月光如白色的波浪灑在粉壁上,桂樹的影子輕拂著高樓的屋脊。向下俯瞰,千家萬戶一片寂靜,環顧四周,世間萬物都顯得生機勃勃。梧桐在窗下投下影子,烏鵲在欄桿前發出聲響。這情景讓我有了像劉琨那樣的豪情逸興,也激發了如庾亮般的吟詩之情。游子啊,不要登上高樓眺望,因為故鄉路途遙遠。 八月的月亮皎潔明亮,百丈高樓巍峨聳立。樓下是游子遠行的道路,樓上有美人在憂愁。帳幕卷起,露出芙蓉腰帶,簾子撩起,掛著玳瑁簾鉤。她倚著窗戶情思渺茫,靠著欄桿思緒悠悠。還沒等到月亮移動,她的眼淚就像玉箸般流淌下來。真受不了這十五月圓之夜,而丈夫卻遠在邊疆。
霽:雨、雪停止,天放晴。
素波:指月光,形容月光如波。
粉壁:白色的墻壁。
丹桂:桂樹的美稱。
飛甍:高聳的屋脊。
瞰:從高處往下看。
嘯逸劉琨興:劉琨善嘯,此處指像劉琨那樣因景而激發豪情。
吟資庾亮情:庾亮曾在秋夜登南樓吟詩,此處指激發吟詩之情。
迢遞:遙遠的樣子。
褰:撩起。
玳瑁鉤:用玳瑁制作的簾鉤。
金波:指月光。
玉箸:比喻眼淚。
三五夕:指農歷十五的夜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明月之夜,詩人身處高樓,看到眼前的景色,引發了思鄉之情和對他人相思之苦的聯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戰爭或人員流動,導致游子思鄉、夫妻分離等現象較為普遍。
這首詩主旨圍繞思鄉和相思展開。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將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也體現了當時詩歌創作注重情感表達和意境營造的特點。
詩人苦為詩,不如脫空飛。
一生空鷕氣,非諫復非譏。
脫枯掛寒枝,棄如一唾微。
一步一步乞,半片半片衣。
倚詩為活計,從古多無肥。
詩饑老不怨,勞師淚霏霏。
仙果人間都未有,今朝忽見下天門。
捧盤小吏初宣勅,當殿群臣共拜恩。
日色遙分門下坐,露香才出禁中園。
每年重此先偏待,愿得千春奉至尊。
燕本冰雪骨,越淡蓮花風。
五言雙寶刀,聯響高飛鴻。
翰苑錢舍人,詩韻鏗雷公。
識本未識淡,仰詠嗟無窮。
清恨生物表,朗玉傾夢中。
常于冷竹坐,相語道意沖。
嵩洛興不薄,稽江事難同。
明年若不來,我作黃蒿翁。
何以兀其心,為君學虛空。
獨上七盤去,峰巒轉轉稠。
云中迷象鼻,雨里下箏頭。
水沒荒橋路,鴉啼古驛樓。
君今在城闕,肯見此中愁。
坐愛青草上,意含滄海濱。
渺渺獨見水,悠悠不問人。
鏡浪洗手綠,剡花入心春。
雖然防外觸,無奈饒衣新。
行當譯文字,慰此吟殷勤。
碧草凌古廟,清塵鎖秋窗。
當時獨宰割,猛志誰能降。
鼓氣雷作敵,劒光電為雙。
新悲徒自起,舊恨空浮江。
長安寺里多時住,雖守卑官不苦貧。
作活每常嫌費力,移居祗是貴容身。
初開井淺偏宜樹,漸覺街閑省踏塵。
更喜往還相去近,門前減卻送書人。
十年白云士,一卷紫芝書。
來結崆峒侶,還期縹緲居。
霞冠遺彩翠,月帔上空虛。
寄謝泉根水,清泠閑有余。
銅斗飲江酒,手拍銅斗歌。
儂是拍浪兒,飲則拜浪婆。
腳踏小船頭,獨速舞短蓑。
笑伊漁陽操,空恃文章多。
閑倚青竹竿,白日奈我何。
春風朝夕起,吹綠日日深。
試為連州吟,淚下不可禁。
連山何連連,連天碧岑岑。
哀猿哭花死,子規裂客心。
蘭芷結新佩,瀟湘遺舊音。
怨聲能翦弦,坐撫零落琴。
洛郊無俎豆,弊廐慙老馬。
小雁過??峰,影落楚水下。
長船倚云泊,石鏡秋涼夜。
豈解有鄉情,弄月聊嗚啞。
今朝一百五,出戶雨初晴。
舞愛雙飛蝶,歌聞數里鶯。
江深青草岸,花滿白云城。
為政多孱懦,應無酷吏名。
短蓑不怕雨,白鷺相爭飛。
短楫畫菰蒲,鬬作豪橫歸。
笑伊水健兒,浪戰求光輝。
不如竹枝弓,射鴨無是非。
羽翼不自有,相追力難任。
唯憑方寸靈,獨夜萬里尋。
方尋魂飄飖,南夢山嶇嵚。
髣髴驚魍魎,悉窣聞楓林。
正直被放者,鬼魅無所侵。
賢人多安排,俗士多虛欽。
孤懷吐明月,眾毀鑠黃金。
愿君保玄曜,壯志無自沉。
別柳當馬頭,官槐如兔目。
欲將千里別,持我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脈斷,靈臺經絡懸春線。
青軒樹轉月滿床,下國饑兒夢中見。
維爾之昆二十余,年來持鏡頗有須。
辭家三載今如此,索米王門一事無。
荒溝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蠐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