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上懷古
王氣銷沉井邑鐘,翠華曾此集扶筇。
江流已失彭城馬,劍去尤號芒碭龍。
擊筑有歌殘碣臥,離宮無主野蒿封。
停鞭亦自悲游子,指點風云意每雄。
王氣銷沉井邑鐘,翠華曾此集扶筇。
江流已失彭城馬,劍去尤號芒碭龍。
擊筑有歌殘碣臥,離宮無主野蒿封。
停鞭亦自悲游子,指點風云意每雄。
帝王的氣象已消散,只有城邑的鐘聲回蕩,當年帝王的儀仗曾在此聚集,人們拄著竹杖。江水流逝,彭城的戰馬已不見蹤跡,寶劍雖去,芒碭山仍有龍的傳說。擊筑而歌的遺跡只剩殘碑臥地,行宮無人,被野蒿封鎖。我停下馬鞭,也為游子的身世而悲嘆,但指點風云時心意依舊豪邁。
王氣:帝王之氣。
井邑鐘:城邑的鐘聲。
翠華:帝王儀仗中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幟,這里代指帝王。
扶筇:拄著竹杖。
彭城馬:彭城(今徐州)曾是軍事要地,彭城馬代指此地的軍事力量。
芒碭龍:劉邦曾在芒碭山斬蛇起義,傳說有龍出現。
擊筑有歌:指劉邦的《大風歌》,劉邦擊筑而歌。
離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沛上是劉邦的故鄉,詩人來到此地懷古。可能當時社會處于一定的動蕩或變遷時期,詩人面對歷史遺跡,感慨歷史的興衰,聯想到自身的漂泊,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懷古傷今,通過描繪沛上的歷史遺跡,展現歷史的興衰變遷。其突出特點是意境雄渾,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達。
斜日云橫薄暮,空江木落高秋。云外稻粱自足,人間矰繳何求。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鼎湖莫話龍髯事。情波別貯鮫人淚。清淚濺湖塵。摶作圖里人。圓圓天上月。心事他生說。莫與月論心。月中愁更深。
落日隨人遠,孤煙傍鳥飛。耽秋不覺晚,薄暮送將歸。憀慄驚時改,心情與俗違。獨憐芳草盡,何處采山薇。
獨憐朱臉花容俗,全學瑤臺玉女妝。素月共成中夜色,好風分散四鄰香。
欲瀾秋水剪瞳人,愁絕春山效玉真。擘了荔支拋豆蔻,送鉤非復近前嗔。珠貫筍彎奇出倫,龍蘭入縷疊文茵。芳年長好長歡夜,滿意同心同夢人。
囂塵那可道,愛此地殊偏。疏柳媚深渚,寒鴉薄野田。鐘鳴原外寺,人喚渡頭船。藉草聊相慰,悠然悟靜緣。
渠非老朽,不禮不受。威音世前,毗盧頂后。把定壺中白日長,觸著匣內青蛇吼。良醫叮囑病人,服藥不如忌口。
摩將郎須,看郎顏色。郎不念女,不可與力。
長記去年時。雪滿征衣。佳人攜手畫樓西。今日關山千里外,此恨誰知。想見綠窗低。依舊空閨。惜春還是惜花飛。縱有游蜂偷得去,爭似簾帷。
嶷嶷陳夫子,高名天壤間。讀書能妙斲,行己有深閑。句法窺唐杜,文章規漢班。九原埋玉樹,遺簡仰高山。
華圃倚崇墉,飛觀凌白日。招尋偶同游,登陟遂閒逸。逍遙覽芳茜,結構轉幽密。亭深碧筱茂,倚挺丹泉溢。虛曠周遠阡,岧峣促危膝。回飆灑窗牖,朗詠散縹帙。仙依李郭棹,綺振王楊筆。慕往嘆暌離,俯來繼前述。憂傷感蜉蝣,局促展蟋蟀。勿為逝波惜,且共賞瑤瑟。
嘯傲松旁啜菊英,羨君疏懶得長生。雙門調奏鈞天靜,八睡詩成蝶夢清。木榻枕流通桂海,云航驅浪泛蓬瀛。閒來卻笑磻溪叟,垂老持竿尚釣名。
憶過宣華望大村,欲沿流水訪桃源。山中云石千年在,江上煙濤五月翻。直擬勛名酬竹帛,肯將文字徇華軒。亂來知己如君少,慷慨臨風不盡言。
崢嶸盤踞似龍蟠,峭壁層崖接廣寒。西墜獨憐深夜靜,南飛應覺碧波寬。芳暉凝露含疏薄,素彩凌霜襲翠巒。人去草堂空皓色,幾回躑躅捲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