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舍偶題
門掩松蘿一徑深,
偶攜藜杖出前林。
誰知盡日看山坐,
萬古興亡總在心。
門掩松蘿一徑深,
偶攜藜杖出前林。
誰知盡日看山坐,
萬古興亡總在心。
門掩映在松蘿之中,一條小路幽深靜謐,我偶然拄著藜杖走出前面的樹林。誰能知道我整日坐著看山,古往今來的興亡之事總在心頭縈繞。
松蘿:一種攀緣在松樹上的地衣類植物。
藜杖: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
盡日:整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處于隱居或閑適生活中,面對自然之景,引發對歷史變遷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看山表達對歷史興亡的關注。特點是情景交融,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勛業簿中頻點檢,只添白發與蒼顏。
忽然著地忽淩空,萬輛長驅疾似風。撐起神州高速度,方知此路是強龍。
幾年抱渴襟,既見名副實。擬為嵇阮交,愧匪秦晉匹。風翮翔空冥,遠避弋與畢。污世待澄清,其可事一室。駕言投吾簪,終為清廟瑟。窮秋菊薦香,小春梅破萼。時卉互芳菲,榮悴異今昨。憶昔競芳妍,徵逐困吟酌。老去厭浮華,雅志在林壑。浩歌太沖章,愿赴招隱約。鐵研窮鉆研,知君用心苦。撐腸書五車,何異群玉府。粲然以成章,云錦工織組。逸氣劘屈賈,馀子何足數。八詠俄頃成,落筆傾風雨。世榮易消歇,猶歲多旱澇。又如紅紫芳,焉得四時好。豈若潛窈深,考古而學道。葆真育其和,英華發枯槁。出處明所宜,慎勿為小草。矯矯鶴盤空,??雁鳴旭。過雨沐遙岑,一日浣塵俗。久欲抱琴書,棲霞漱澄綠。劉安雞犬仙,世豈無其術。一笑秋水橫,飛來雙白鵠。晴空擘絮云,殘雨收線溜。晨興咀落英,風露入懷袖。遠水浮秋容,吟墨寫難就。碧山吾老友,扁舟擬訪舊。公肯從我游,茗飲烹乳竇。
年老逢春人更狂,不登高阜即平岡。忘懷每怪言非淺,好睡還驚夢不長。過市塵多如觸霧,臨窗花少勝焚香。長將短發清晨理,又聽鐘聲謁未央。
白鳥灣頭高樹林。十年相約到如今。攏船不怕風波急,儂有竹篙知淺深。
征歌邀皓魄,已奏紫云回。悵望層陰合,俄聞暮雨來。銀燈吹濕暗,金電劃光開。頗似蘭亭會,臨階好泛杯。
高堂展圖颯寒景,古檜峨峨出蒼頂。坐上疑聞啄木聲,空中忽落蛟龍影。干株偃蹇勢回薄,梢節盤撐氣深猛。尋常巖壑真有此,六月炎風為之冷。密葉中含雷雨垂,危標上逼云霄迥。懸猿清秋怯倒上,饑鳶落日愁相并。浦口回舟望北林,原頭立馬瞻西嶺。劉郎此圖昔所畫,物色筆勢生雄騁。王君得此綺繡重,玉立階墀見清挺。經年烽火萬山赤,赭伐還聞到條梗。天寒荒野霜露白,蕭瑟陰風助悲哽。豈無千尺棟梁具,摧絕泥沙竟誰省。深山大澤龍虎死,慘淡相看愁不醒。海波萬一解經天,亦欲乘槎掠參井。
十載衣冠一老臣,歸來蹤跡寄江濱。藏真漁酒堪乘興,飄泊羊裘好結鄰。南粵煙霞隨藿艇,金華勛業付絲綸。六鰲此日知能紹,滄海誰憐理釣人。
逍遙潛咫尺,變化屬須臾。朱雀來窺冶,蒼龍為守爐。瓊瑤林際草,山海壁間圖。但使黃金就,寧悲白日徂。
新翻曲調恐人傳,不許高聲唱玳筵。金獸也嫌春態淺,向風噴作綠楊煙。
牢愁苦語寫盈箋,往事何堪說去年。佳節頓教欣戚異,交情不為死生遷。初歸向秀驚鄰笛,后至寬饒仰屋椽。身世那知真薄命,可憐端遇竟寧前。
汀洲青草連,南恩出狀元。
光風拂柔條,膏澤被幽草。翟雉羽毛鮮,倉庚語音好。彼物各生成,吾年獨衰老。感此惜韶華,觴來即傾倒。棲遲托丘園,窮達付穹昊。卻憶同心人,貞堅永相保。
道喪雖云久,吾猶及老成。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懶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阿奴須碌碌,門戶要全生。舊隱三年別,杉松好在不?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閉戶時尋夢,無人可說愁。還來送別處,雙淚寄南州。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