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智伯金石臺不見舊題之作
瘞鶴書蹤逸少齊,華陽長使后人迷。姓名不得芙蓉手,何用全牛捧硯題。
復憶高人張季鷹,每將杯酒勝榮名。登臨叔子緣何事,湮滅無聞一愴情。
瘞鶴書蹤逸少齊,華陽長使后人迷。姓名不得芙蓉手,何用全牛捧硯題。
復憶高人張季鷹,每將杯酒勝榮名。登臨叔子緣何事,湮滅無聞一愴情。
王羲之書寫的《瘞鶴銘》筆蹤飄逸,能與他相提并論,華陽的這些古跡常常讓后人著迷。若不能得到芙蓉般美好的手跡題字,又何必像捧全牛一樣捧著硯臺來題詩呢。又回憶起高人張季鷹,他總是認為杯酒之樂勝過榮華功名。羊祜登臨峴山是為了什么呢,如今他的事跡也湮滅無聞,真讓人感到悲傷。
瘞鶴書蹤:指《瘞鶴銘》,傳為王羲之書,逸少是王羲之的字。
華陽:可能指華陽地區的古跡。
芙蓉手:形容美好的手跡。
全牛捧硯:用典,可能表示鄭重其事地題詩。
張季鷹:西晉張翰,字季鷹,為人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他曾說“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叔子:羊祜,字叔子,西晉名將,曾登峴山感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華陽的金石臺等古跡時,看到舊題不見,聯想到歷史上的人物和事跡,從而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詩人在面對古跡和歷史時,引發了對人生、功名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古跡和歷史人物表達對功名的看淡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以簡潔的語言蘊含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詩篇,但也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春水如天浪未生,扁舟真在鑒中行。漁人不問君王覓,占得湖光亦自榮。
并州昔用千金賈,流落人間歲月多。背有龍文空自寶,世無麟血倩誰磨。
蔣翊攜樽至,招尋覺爾賢。暑殘蒼竹徑,秋入白云天。小飲過涼鳥,高吟及暮蟬。杯深雖酩酊,愛客敢求眠。
佳氣指神京,邦人餞有行。詔從天漢落,淚逐露秋傾。去去傷蓬轉,呦呦感鹿鳴。甘泉曾擬賦,獻罷即歸耕。
巷南與巷北,相去路無多。以我常孤坐,勞君數見過。望山嫌夕靄,聽雨想春波。稍俟晴明日,相攜一醉歌。雖說京華住,西湖豈不清。病多妨野興,貧甚損詩情。插柳觀春意,粘碑隔市聲。松江幾閒客,日夕聽波鳴。
山翁何所有,曲徑但幽棲。雨過藜床潤,潮回釣石低。榴花當戶發,越鳥向人啼。問我今何況,茫然意自迷。
布葉如錢個個青,不爭要路占閒庭。風前印鶴移罡步,雨后留蝸作篆形。生閣久縈詞客恨,入碑多蝕古人銘。紅英墮地交相映,小屐跫然未忍停。
髯也腕通神,謖謖赤龍象。木石水云間,具足莊嚴相。居士好因緣,受此光明藏。我亦在家僧,徒夢羲皇上。
無寐得一詩,欲以寄阿奮。晨起覓筆書,管管俱生菌。細思了無味,裂紙還自哂。我懷原落落,于爾素無隱。肝肺欲吐時,奈何噎枯吻。文字不可飲,春酒且滿引。腹中久無肉,瘦已堪笑憫。若要竹在胸,更須長食筍。
松竹暗山門,颼飗給青吹。傳聞宋高祖,舊宅為茲寺。地以黑龍升,經因白馬至。何必問興亡,山川應可記。
從來明月不須期,流水因風珠玉隨。萬葉秋都客夢里,平江何日不相思。
海色常含雨,山云薄帶寒。曦微占暮鵲,芳意結春蘭。對酒看長劍,低頭試小冠。孟嘗空好士,白發老馮驩。
步出銅馬門,遙望大房山。幽燕有奧室,鬼神潛其間。群峰郁?岈,溪流何潺湲。猛虎飛食人,長嘯隨風還。凝冰折林木,玄云蔽河關。維昔鄒衍生,懸河此談天。一為吹黃鐘,幽谷春陽旋。至人御六氣,呼吸走百川。是非總天籟,悠悠誠何言。天下久忘我,無勞烹小鮮。澤雉有飲啄,優游聊終年。
細徑斜穿柿葉林,紅油車子去骎骎。風前漫切持裙恨,云外猶關墮珥心。誤喜乘槎春水舫,如聞響佩夜村砧。何須更訂玄霜約,一夕鄰舟憶最深。
江流如箭逼城隅,中有神皋在奧區。疇昔廟廊推待制,至今河岳祀龍圖。平生色笑曾誰假,七十冰霜本自孤。稍喜參知趙清獻,獨同皇路久馳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