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董清平燮庵
棲遲鎖院論文日,彈指流光已十年。
異地相逢嗟共老,故人雖在散如煙。
華風久格蠻夷俗,靈雨新沾芋栗田。
莫嘆官貧公祿薄,與君疇昔酌清泉。
棲遲鎖院論文日,彈指流光已十年。
異地相逢嗟共老,故人雖在散如煙。
華風久格蠻夷俗,靈雨新沾芋栗田。
莫嘆官貧公祿薄,與君疇昔酌清泉。
當年在書院相聚談論文學的日子,一轉眼時光已過去十年。在異地相逢感嘆彼此都已老去,老朋友雖然還在但卻如飄散的煙霧般離散。美好的風氣長久地改變了蠻夷之地的習俗,及時雨剛剛滋潤了種著芋栗的田地。不要感嘆為官貧窮俸祿微薄,還記得從前我們一起酌飲清泉的時光。
棲遲:停留、居留,這里指在書院相聚。
鎖院:指書院。
彈指:比喻時間短暫。
格:改變。
蠻夷俗:指偏遠地區的落后習俗。
靈雨:及時雨。
疇昔:從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董清平燮庵曾在書院相聚談文,十年后在異地重逢。當時董清平可能在偏遠地區為官,當地風氣因他的影響有所改變。詩人在相逢時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時光易逝、故人離散的感慨,同時肯定友人在當地的作為并勸慰友人。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出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生活的感悟。
人在煙云里,山橫碧落旁。望中縹緲是仙鄉。幸有佳朋何惜、醉斜陽。 公子傳杯速,騷人練句忙。悠然此興未能忘。似覺庭花全勝、去年黃。
科文又主守初時,光顯門生濟會期。美擅東堂登甲乙, 榮同內署侍恩私。群鶯共喜新遷木,雙鳳皆當即入池。 別有倍深知感士,曾經兩度得芳枝。
寶林連上剎,獨覺佛中尊。 石室真身隱,苔碑勝跡存。 空門留法嗣,俗舍有聞孫。 晴雨從民欲,枌榆萬古恩。
筆下文章信有神,西來避地不無因。 要看銀河從大落,一洗人間萬古塵。
春回天際,見柳眼翠窺,梅腮粉膩。日慶三陽,時逢千載,帷幄挺生元帥。亙古撫今忠義,天下安危注意。負英偉,信功高耿賈,勛侔霍衛。 和氣。東風里,樓閣五云,玉帳環珠翠。廟食真揚,人懷邵父,當代虎臣難比。擬把倩桃為壽,莫惜金花沉醉。受閫寄,佐君王神武,復恢輿地。
睡驚秋近鳴蟲砌。砌蟲鳴近秋驚睡。蒼鬢摻勻霜。霜勻摻鬢蒼。影孤燈翳冷。冷翳燈孤影。長嘆浩歌狂。狂歌浩嘆長。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花紅水綠斗春妍,長望江南憶樂天。 黃栗留鳴山寂靜,野棠梨發樹蔫綿。 樓臺三竺將歸路,氣象西湖欲晚煙。 風物不殊鄉國異,好尋歸馬問長阡。
行行血淚灑塵襟,事逐東流渭水深。秋跨蹇驢風尚緊, 靜投孤店日初沈。一枝猶掛東堂夢,千里空馳北巷心。 明月悲歌又前去,滿城煙樹噪春禽。
椒蘭平酒酌,簠簋散香箕。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凈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 誰憐旅愁荏苒。謾長門夜悄,錦箏彈怨。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采芳人杳,頓覺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候蛩凄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星依云渚濺濺,露零玉液涓涓,寶砌哀蘭剪剪。碧天如練,光搖北斗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