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餉菊有感四首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柴桑杯酒寄東籬,種菊書成在義熙;今日風光如昨否?殷勤且自把花枝。
嘗言愛菊耐霜威,晚節都甘與世違;只恐秋來容鬢改,幾人插得滿頭歸!
天寒萬木盡悲秋,誰殿群芳斗未休?寄與黃花應努力,須知搖落有黃州。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柴桑杯酒寄東籬,種菊書成在義熙;今日風光如昨否?殷勤且自把花枝。
嘗言愛菊耐霜威,晚節都甘與世違;只恐秋來容鬢改,幾人插得滿頭歸!
天寒萬木盡悲秋,誰殿群芳斗未休?寄與黃花應努力,須知搖落有黃州。
歷經秋風的洗禮后笑看世間萬物,山野之人偏偏獻上黃菊;已見它鐵骨般的枝干經霜后顯得蒼老,莫讓它金黃的花心帶著雨傾斜!就像陶淵明在柴桑以酒相伴賞菊于東籬,義熙年間寫下種菊之書;如今的風光是否還如往昔?我滿懷深情地輕扶花枝。曾說喜愛菊花能耐受霜寒,晚年甘愿與世俗相違;只擔心秋天到來容顏老去,還有幾人能插滿菊花而歸!天寒時節萬木都在悲秋,是誰在群芳中爭斗不休?寄語黃菊應努力綻放,要知道在黃州還有蘇軾被貶時也賞菊呢。
野人:山野之人。餉:贈送。黃花:菊花。
柴桑:陶淵明故鄉。杯酒寄東籬: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義熙:東晉安帝年號。
晚節:晚年節操。
殿:最后,這里有在群芳中稱雄之意。搖落有黃州:蘇軾被貶黃州時寫過關于菊花的詩。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可能處于一個動蕩或世俗紛擾的環境中,看到菊花的傲霜之姿,聯想到古人愛菊的事跡,從而借菊抒懷,表達自己對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
這組詩主旨是借菊花表達詩人堅守自我、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詩中以菊喻人,突出菊花的高潔堅韌,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借物抒情的高超技巧,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桑麻蒙翳不通鄰
耽酒頹然一老民
遣客方眠那是醉
有衣可典未為貧
曬翎斜日鷗來熟
印跡平沙雁到新
君看此間何境界
癡人猶說吐車茵
眾中常默默
自覺不能親
草木增新涕
江山厭舊人
名宜隨世變
詩尚觸時嗔
還憩空床坐
低回此日身
昔賢期友地,風義一何深。
云豈浮車蓋,臺非市駿金。
惟將素心合,不作白頭吟。
吾與二三子,欣然共入林。
詩翁詩膽如酒膽,
底事豪詩不豪酒。
曲生聊遣伴清尊,
會有醉吟三百首。
望遠詩情懶,浮云冷客心。
漲痕留水岸,秋色接城陰。
默檢間愁細,行歌露草深。
殘年廢文字,妄想已消沈。
卜地起孤墳,全家送葬去。
歸來卻到時,不復重知處。
疊疊葬相續,土乾草已綠。
列紙瀉壺漿,空向春云哭。
斗室虛無隘九州,
蕭條還作采真游。
黃梅花坼融朝霰,
疑是銅仙鉛淚流。
少年曾接元公論,
屢話南閩佛剎奇。
竹生石上瓊瑤碧,
泉落檐間組帶垂。
夢寐常思山水國,
登臨今到鳳凰池。
潮回畫楫三千只,
春滿紅樓十萬家。
自謂五更侵早起
誰知更有夜行人
條風塊雨今非昔
堯舜垂衣萬國賓
客里悲生事,蕭條獨倚欄。
片云垂碣石,斜日下桑乾。
紫塞檄書少,青樓歌舞殘。
懷君不可見,空向白云看。
秋草門前已沒靴
更無人過野人家
離離疏竹時聞雨
淡淡輕煙不隔花
鸞鳳一聲嘯不群,蘇門山頂喜逢君。百年身世杯中物,萬點峰巒掌上紋。意氣可堪倫鮑叔,文章終悔誤劉蕡。短衣匹馬西風緊,吹落夔巫片片云。
別離無限感滄桑,送我長亭已夕陽?;陦籼炷戏乇?,年光夏暑忽秋涼。誰將世事酬書劍,難得知交話肺腸。試到高峰塔上望,城西隱隱一瞿塘。
聞說遼東尚未安,登樓北望淚闌干。請纓不易降王得,投筆方知出塞難。擲去頭顱誰嘆息,勸來杯酒強忻歡。中原有事當相避,乃祖兵書卷卷看。
驪歌唱罷鳥間關,柳色青青人未還。鬢發幾經蒼歲月,衣衫漸欲點苔斑。征途鶗鴂愁中雨,故國桄榔夢里山。遮莫勾留歸不得,夕陽紅過堰塘灣。
疏雨太零星。點滴聲隨漏未停。怕是猊爐香乍上,銀屏。斜裊煙絲幾縷青。
此夜夢難成。紅燭金臺半不明。莫向輕紗窗下立,咚叮。羊角風搏鐵馬鳴。
抱疴臥中園,掩關白日靜。坐見凋蘭芳,秋風忽凄冷。蹇蹇披羊裘,徙倚望前嶺。為愛孤松枝,時時逗云影。與山夙有緣,因病轉無欲。僧齋聊臥起,散發何須束。偶采芙蓉花,悠然出林谷。秋風湖上亭,蘼蕪飛屬玉。行藥至山館,麋鹿相為群。草木吐精華,宛如刺繡紋。微雨日暮歇,南岡生白云。何時拂衣去,長揖滄海君。朱槿日暮凋,玄發秋時落。傲骨何嶙峋,習懶那可藥。采彼石上芝,引此林中鶴。一室誰晤言,青山謝康樂。
昨夜蓬萊駕紫煙。天風吹下蕊珠仙。十分珍重破瓜年。
對客離披渾似醉,為郎顛倒不成眠。秋波斜溜恨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