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門送周亦大同年
曙色照行旌,鳴鞭出鳳城。
三年風雨意,兩地別離情。
露白秋江遠,煙消楓樹晴。
奇書中秘在,須早侍承明。
曙色照行旌,鳴鞭出鳳城。
三年風雨意,兩地別離情。
露白秋江遠,煙消楓樹晴。
奇書中秘在,須早侍承明。
曙光映照出行的旗幟,揮鞭驅馬離開京城。三年間一同經歷風雨的情誼,如今兩地即將分離滿是離情。秋江上白露茫茫顯得格外遙遠,煙霧消散楓樹在晴日里更顯清晰。珍貴的書籍藏于秘閣,你應早日入朝侍奉君主。
行旌:出行的旗幟,代指遠行的人。
鳳城:京城。
風雨意:指三年間一起經歷風雨的情誼。
露白:指秋天白露出現。
中秘:宮廷藏書之所。
承明:漢代宮殿名,后泛指入朝侍奉皇帝。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在京城送別同年周亦大。同年在古代科舉中指同榜考中的人,詩人與周亦大可能在京城共事三年,建立了深厚情誼,此時友人要離開京城,詩人寫詩送別并表達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既有離別情的抒發,又有秋景的描繪。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人送別時的情感和期許。
村雞初唱曉,野徑少人過。襲枕凄風厲,沖門落葉多。青山吐紅日,碧水漾金波。早起輸鄰媼,巡畦踏露莎。
延陵家住溫陵東,南窺大海連空濛。五夜扶桑氣先白,四月刺桐花正紅。延陵自是黃冠客,名姓幾時隸兵籍。案頭莊列萬馀言,篋里孫吳二三策。一著戎衣又十年,三時講武復談玄。閒教弟子六七輩,朗誦黃庭千百篇。寥寥一室梅花寨,鐘磬冷冷發天籟。鮫女聞經罷泣珠,漁人聽法爭持戒。心本孤高絕世囂,有時飛札問三茅。醉磨夜斗七星劍,夢斬秋潭獨角蛟。昨夜營門領飛檄,秣馬徵兵遠行役。道過鄉山得到家,松門霜雪回春色。我昔青年愛游衍,席帽肩輿不知遠。金栗峰頭鶴共眠,清源洞里僧同飯。云樹荒臺秋草蕃,溫陵大姓幾家存。繁華不見今頭白,待爾重來仔細論。
剪丹云。怕江皋路冷,千疊護清芬。彈淚綃單,凝妝枕重,驚認消瘦冰魂。為誰趁、東風換色,任絳雪、飛滿綠羅裙。吳苑雙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門。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難留,金樽易泣,幾度殘醉紛紛。謾重記、羅浮夢覺,步芳影、如宿杏花村。一樹珊瑚淡月,獨照黃昏。
道人家住湘江曲,清夜月明搖佩環。出門倒拄九節杖,辭家卻入三茅山。開籠放鶴橫江去,持缽降龍布雨還。擬共臨風吹鐵笛,青松白石往來間。
學書工拙何足計,名世不難傳后難。當有深知書法者,未容俗子議其間。古來名刻世可數,馀者未精心不降。欲使清風傳萬古,須如明月印千江。
海角孤城晚,驚心歲月馳。小園楓落日,老圃菊花時。愛酒陶彭澤,能詩杜拾遺。百年須強飲,頭白莫深悲。
昨宵離月共花陰,今日行云動碧岑。云影任隨君作伴,月華留與妾當心。
疏篁非楚材,白石豈荊璞。一備任公竿,一充鶴鳴錯。微物尚多庸,余生久淪落。
九曲江邊一小樓,滿川風雨夜來收。扁舟東泛桃花水,香徑旁通杜若洲。樓下脫蓑眠翠浪,樓前揮袂揖浮丘。公來二月春多少,兩度詩筒向此游。
傷時惜別兩相參,漸老情懷百不堪。四十今年才欠四,三春此日只余三。身如零落沾泥絮,心似騰騰作繭蠶。遙憶白狼山下客,送春憑夢過江南。
方壺東望隔滄溟,白發猶傳隱者名。五岳云霞開小景,三天符箓注長生。虎龍氣合調金鼎,鸞鶴聲多送玉笙。為問蓬萊清淺未,麻姑何處候方平。
寒威逗曉入簾櫳,亂雨天花帝釋宮。皓皓易污休擁彗,紛紛何似祗從風。能文誰復延枚叟,乘興真宜訪戴公。老去映書無眼力,夜闌惟喜月當空。
自笑人生立世難,甘辛滋味飽曾參。頭顱潦倒梅橫雪,心地通明月印潭。詩欠驚人徒著意,事多忤俗更休談。何如領略三杯酒,不必如泥只半酣。東郊結屋恰三間,景物供吟要細參。紅日射芒穿密樹,青山倒影浴寒潭。樵雖分席當時話,客為同心盡日談。最是北窗高臥處,如雷鼻息睡偏酣。
何郎卜筑吞江湖,下瞰培塿皆仆奴。山川勝絕本相假,正復此士堪此居。何郎歸歟直止止,所恨扁舟欠西子。山高日長貪睡美,不有江聲誰喚起。
花蛇錯落五色備,毀垣掘出蛇驚悸。昂頭宛頸若有訴,盤旋瞥捩如奔避。深山大澤豈無窟,荒郊短草真何意。豺虎公然白晝行,花蛇何得更縱橫。秪知毒口能戕物,未解皇天實好生。洪流自古容微細,吾叱園丁縱蛇逝。風驅雷霆急雨過,彩虹倒掛青天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