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簣山學士歸廬陵
襆被蕭蕭出鳳城,觚棱回首重含情。
片言豈詡回天力,三宿仍辭去國名。
圣德優(yōu)容逾格外,臣心忠藎本生平。
曲江風度應相憶,莫戀空山猿鶴盟。
襆被蕭蕭出鳳城,觚棱回首重含情。
片言豈詡回天力,三宿仍辭去國名。
圣德優(yōu)容逾格外,臣心忠藎本生平。
曲江風度應相憶,莫戀空山猿鶴盟。
收拾著簡單的行李蕭蕭索索地離開京城,回首皇宮的觚棱,心中滿是深情。你雖言辭不多,哪能自夸有回天之力,停留了三晚還是辭去官職離開京城。圣上的恩德寬厚,超出了常規(guī),臣子的忠心本就是一生的堅守。你應會憶起像張九齡那樣的風度,不要貪戀空山與猿鶴的盟約。
襆被:收拾衣被,指行李。
蕭蕭:形容行李簡單的樣子。
鳳城:京城。
觚棱:宮闕上轉角處的瓦脊,代指皇宮。
詡:自夸。
三宿:停留三晚,出自《孟子》,表示對國家的眷戀。
優(yōu)容:寬厚容讓。
忠藎:忠誠。
曲江:指張九齡,他是曲江人,有風度。
猿鶴盟:指隱居山林的生活。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推測是張簣山學士因某種原因辭去官職離開京城歸廬陵時,作者為其送行所作。當時可能朝廷政治環(huán)境有一定變化,張簣山選擇離開,作者寫下此詩表達情感與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友人離京的不舍,又有對其品德的贊揚和未來的勸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傳統(tǒng)特色,體現了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家國的情懷。
綽約人如玉。試新妝、嬌黃半綠,漢宮勻注。倚傍小闌閑佇立,翠帶風前似舞。記洛浦、當年儔侶。羅襪塵生香冉冉,料征鴻、微步凌波女。驚夢斷,楚江曲。春工若見應為主。忍教都、閑亭邃館,冷風凄雨。待把此花都折取。和淚連香寄與。須信道、離情如許。煙水茫茫斜照里,是騷人、九辨招魂處。千古恨,與誰語。
月是銀釭溪是鏡,云霓與作衣裳。夜寒獨立竹籬傍。妝成那待粉,笑罷自生香。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從來林下異閨房。何須三弄笛,方斷九回腸。
重午日過六,靈岳再生申。豐神英毅,端是天上謫仙人。夙蘊機權才略,早歲來歸明圣,驚聳漢庭臣。言語妙天下,名德冠朝紳。 繡衣節(jié),移方面,政如神。九重隆眷倚注,偉業(yè)富經綸。聞道山東出相,行拜紫泥飛詔,歸去秉洪鈞。壽嘏自天錫,安用擬莊椿。
梅花照雪。渾似人清絕。香疊紺螺雙背結。曾侍霓旌絳節(jié)。 如今卻向塵寰。棋中寄個清閑。縱使阿郎多病,也須偷畫春山。
有美如花客,容飭尚中州。玉京杳渺際,與別幾經秋。家在金河堤畔,身寄白蘋洲末,南北兩悠悠。休苦話萍梗,清淚已難收。 玉壺酒,傾瀲滟,聽君謳。佇雪卻月,新弄一曲洗人憂。同是天涯淪落,何必平生相識,相見且遲留。明日征帆發(fā),風月為君愁。
何必渡江如去歲,載花買酒山中。赤城風月笑相逢。城中差更樂,佳客飲千鐘。菊水粼粼生翠霧,蓉簾半卷西風。分明不與畫圖同。不妨歌此曲,君自是司空。
春睡倦。自撿花枝行遍。昨日新紅今日變。細*將袖染。翠扇迎風撲面。雙燕飛來還轉。簾外楊花簾里燕。相逢如未見。
春愁淺。窺人忽見桃花臉。桃花臉。輕寒初透,小窗猶掩。東風裙?jié)裣娌ǎO喾晏幪幦缛嗣妗H缛嗣妗⒗衫先ィ乱林匾姟?
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沉燒處碧凝煙。 紗窗避著猶慵起,極困新晴乍雨天。
社翁今日沒心情,為乞治聾酒一瓶。 惱亂玉堂將欲遍,依稀巡到第三廳。
手推嘔啞車,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農名。
海國民皆興禮義,潢池盜已息干戈。 農桑四境豐年屢,簫鼓千村吹氣多。
覆羔真得皂囊書,錦不元來勝石渠。 但寶銀鉤并鐵畫,何須玉帶與金魚。
昔人躭隱約,屠酤身亦安。 矧伊叢古書,枕藉於其間。 讀書博詩趣,鬻書奉親歡。 君能有此樂,冷淡世所難。 我本抱孤尚,為貧試彈冠。 欲和南薰琴,秋風欻戒寒。 恬無分外想,剩有日晷閒。 閱書於市廛,得君羈思寬。 誦其所為詩,刻苦雕肺肝。 陶韋淡不俗,郊島深以艱。 君勇欲兼之,日夜吟辛酸。 京華聲利窟,車馬如浪翻。 淡妝誰為容,古曲誰為彈。 桐陰覆月色,靜夜獨往還。 人皆掉臂過,我自刮眼看。 百年適志耳,豈必身是官。 不見林和靖,清名載孤山。
饾饤陰晴,乍中酒醒時,愁思如許。又倦柳千絲,做成煙雨。不信天涯今日里,昏昏都是垂簾過。鳩啼苦,竹粉翠樓,斜照猶駐。 為語。傷春舊侶。恁薇壺練帶,消得朝暮。看村瀑如潮,林霏疑霧。好借一蓑湖上去,短篷綠罨鷗波路。山無數,冷光潑青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