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漫興 其一
山色空濛里,風寒古木號。
云遮殘嶺斷,石激怒泉高。
到此心如寄,直教影亦韜。
間居何所事,終日讀《離騷》。
山色空濛里,風寒古木號。
云遮殘嶺斷,石激怒泉高。
到此心如寄,直教影亦韜。
間居何所事,終日讀《離騷》。
山色在云霧繚繞中顯得空靈迷茫,寒風中古老的樹木發出呼嘯聲。云朵遮住了殘剩的山嶺,仿佛將山嶺截斷,石頭激起湍急的泉水高高涌起。來到這里我的心仿佛有所寄托,簡直讓身影也隱匿起來。閑居在這里做些什么呢?整天都在研讀《離騷》。
空濛:形容景色迷茫、縹緲。
號:呼嘯。
寄:寄托。
韜:隱匿。
《離騷》: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代表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遠離塵世喧囂的狀態,可能是仕途不順或對現實不滿而選擇山居生活,在山居的寧靜中通過研讀《離騷》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居生活,展現詩人閑適超脫的心境和對高潔品格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山居生活的一種寫照。
仙翁釀得洞庭秋,一滴能令痼疾瘳。石甃靜涵云液冷,銀床光動玉華浮。碧桃漫說來瓊島,絳雪虛傳出閬州。我欲相從換毛骨,不知還解乞人不。
一處心肝幾處懸,常啼縱死卻關天。欲明是玉難為腳,不去挑柴也負肩。火入巨溟終竭海,絲連危石莫沉淵。洪濛萬古無人判,骨似輕埃不用憐。
陰山北去路途長,綠野漫漫接大荒。蒙女獻茶歌婉轉,胡兒縱馬氣飛揚。朔風入帳天將暮,篝火淩空夜未央。最是琴聲催舞起,敖包一曲久低昂。
曳履歌商未是貧,誰從分席倦征輪。一龍月旦人猶故,積水風云世亦新。西向獨含傾國笑,東家空擬入宮顰。更憐款段隨鄉里,不待鳴珂已絕塵。
小園春暖日芳菲,畫閣攤書懶下帷。求友黃鸝滿深樹,山童不用款柴扉。
初過金匙神不寒,再過銀箸正長嘆。我沒金匙銀箸意,鷓鴣聲里路漫漫。
樓外河冰春未消,旅魂吟望倦搖搖。驪黃有路開丹嶠,孔翠何心戀赤霄。燕市風塵通潞渚,吳門煙月滿楓橋。何時坐爾停云館,幽竹繁花慰寂寥。
朝登萬仞岡,夕宿云霞間。越王昔何時,稅駕宅此山。山巔有石室,險絕未可攀。煙樹相映帶,尚想飆輪還。文吳二仙子,騰踔跨兩斑。俯仰五百秋,下視悲人寰。王室久蕩析,世路方孔艱。我尋真人居,荷鋤芟蓬菅。林泉依福地,樵汲闖靈關。庶以遠兵革,返茲后死顏。越王名茲山,無復車馬跡。絕頂有佳處,軒然大磐石。靈洞閟其中,神池蕩其側。云氣朝夕生,合散一瞬息。吾聞王子搜,隱遁辭越國。玉輿去不返,丹灶鎖荊棘。二仙出季世,故老猶記識。遺蹤落人間,不稽傳寶墨。我睎伯夷清,愿作老聃役。脫身塵?外,救暍獲三益。
巷識回車跡,橋留斬袂痕。此中多俠鬼,且莫繡平原。
誰把藍揉翡翠,天將蠟做梅花。晚來秋水映殘霞。水墨新描圖畫。紙上寫將心去,眼邊送卻愁來。今回相見比前回。心下忡忡越?。
昔賢經始跡堪尋,架石為橋繼自今。駟馬翱翔酬壯志,一泓清徹照冰心。湖堤竟擅香山號,棠樹長留召伯陰。勝事千秋能有幾,為公披寫作新吟。
云涌青山動,橋橫碧澗斜。幽人無俗事,拄杖去看花。
午睡簾櫳春日長,半消金鴨水沉香。隔窗花影時來去,疑有東鄰覘宋郎。
揚子好學,研精覃思。法言僻澀,太玄深奇。著述良勤,擬圣則繆。美新何為,名節斯疚。
世機傾動似輕梭,何處堪容贊與訶。掘地若能尋上古,補天方信有神媧。猿啼暮嶺魂難醒,浪打高巖石易磨。且系孤舟依峽宿,靜看寒月照懸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