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典試滇南道中雜詠 其三
忝是三年使,重為萬里游。
碧雞仍照眼,白雪已生頭。
細雨苴蘭暮,疏楓菜海秋。
當時同輩盡,駑下愧轅辀。
忝是三年使,重為萬里游。
碧雞仍照眼,白雪已生頭。
細雨苴蘭暮,疏楓菜海秋。
當時同輩盡,駑下愧轅辀。
我慚愧地擔任了三年的使者,如今再次踏上萬里的旅程。那碧雞山依舊映入眼簾,可我頭上已生出白發。傍晚時分,苴蘭城細雨濛濛,秋天里,菜海畔楓葉稀疏。當年的同輩人都已不在,我才能平庸,坐在車轅下深感慚愧。
忝:謙辭,表示有愧于。
碧雞:指碧雞山,在云南昆明西南。
白雪:比喻白發。
苴蘭:古地名,在今云南昆明一帶。
菜海:可能是當地的一個湖泊。
轅辀:指車轅。
作者奉命前往滇南主持考試,在途中創作此詩。可能當時作者已任職多年,再次遠行,看到熟悉的景色,感慨時光飛逝,聯想到當年的同輩人,不禁心生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時光易逝、人事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心境和情感。
舊隱經游地,新樓結構工。誰知讀書處,仍在落花中。漸覺苔痕淺,難教茗椀空。請君下孤榻,借我息征蓬。
日午碧天涼雨。幾樹綠陰濃注。一霎小樓風,吹我夢魂來去。何處。何處。分付人間同住。
無將大車,祇自塵兮。無思百憂,祇自疧兮。無將大車,維塵冥冥。無思百憂,不出于颎。無將大車,維塵雍兮。無思百憂,祇自重兮。
西風驛路繞黃花,桂水遙乘使者槎。騎省賦成年尚早,龍門聲重地偏華。坐看銅柱烽煙息,回望金莖氣色賒。漢室馮唐能為薦,肯令符竹久天涯。
昔年避亂久相依,今日重來卻似歸。客意欲隨春北去,雁聲猶帶雪南飛。已多中國棲荊棘,不獨陽山死蕨薇。倘向赤松方外住,愿陪鶴從莫相違。
陰風獵獵下微霜,鴻雁南來趁稻粱。飛到南天天盡處,浪傳飛不過衡陽。
亂山幽藹隔招提,祇許相邀入剡迷。山樹風泉為誰響,春城一夜到鳴雞。
大舜深山茹草年,榮公帶索無衣穿。攜家定遂龐公計,舊買煙霞不費錢。
飲馬長城窟,泉腥馬不食。長城城下多亂泉,多年冷浸征人骨。單于吹落關山月,茫茫原上沙如雪。十去征夫九不回,一望沙場心斷絕。胡人以殺戮為耕作,黃河不盡生人血。木波部落半蕭條,羌婦翻為胡地妾。圣皇震怒下天兵,天弧夜射旄頭滅。九州復禹跡,萬里還耕桑。但愿猛士守四方,更筑長城萬里長。
筑室漁村五六年,湖光山色在吟邊。道人不作閑人看,浪說前程博酒錢。
嶺兮如屏,孰為之繡。彼桃萬株,厥亦惟舊。山之蒼蒼,朝煙夕霞。千載武陵,非仙家邪。
恭承錦字題文石,尚帶青州海氣濃。蜃影幾痕疑墨繡,雀臺萬瓦賤漳銅。醉來好蘸張顛發,老去羞箋鄭氏蟲。應有紅絲螭匣底,宮鬟爭捧寫蘋風。
雨過涼生枕簟秋,樓頭新月掛銀鉤。且無揮扇勞纖手,只好燒香伴酒甌。窗外蛩吟解說秋,迢迢清夜惜前游。月華飛過西樓上,添起離人一段愁。
葉落知楓樹,千林冬不黃。松晴初出雪,梅早已浮香。事共年華去,愁隨春水長。兼旬未窺鏡,白發恐如霜。
萬花叢里畫樓新,玉女憑欄天上春。明月一輪簾外冷,夜深曾照坐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