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罌粟湯二首
萬粒勻圓剖罌子,作湯和蜜味尤宜。中年強飯卻丹石,安用咄嗟成淖糜。
松黃浮椀色蒸栗,初味馀甘如苦荼。粉粟為湯兩奇絕,甚甘純白勝醍醐。
萬粒勻圓剖罌子,作湯和蜜味尤宜。中年強飯卻丹石,安用咄嗟成淖糜。
松黃浮椀色蒸栗,初味馀甘如苦荼。粉粟為湯兩奇絕,甚甘純白勝醍醐。
將萬粒均勻圓潤的罌粟籽剖開,做成湯再加上蜂蜜,味道尤其適宜。人到中年努力吃飯而摒棄丹藥,哪還用得著一下子就煮成爛粥。湯面上浮著如松花粉般色澤如栗的浮沫,剛開始品嘗有苦味,余味卻甘甜,好似苦茶。用罌粟籽做成湯有兩大絕妙之處,味道甘甜、色澤純白,勝過醍醐。
罌子:罌粟籽。
強飯:努力加餐吃飯。
丹石:指丹藥。
咄嗟:一下子,形容時間短。淖糜:爛粥。
松黃:松花粉。
椀:同“碗”。
苦荼:苦茶。
粉粟:指罌粟籽。
醍醐:從酥酪中提制出的油,佛教用以比喻一乘教義,這里形容美味。
罌粟在古代有藥用和食用價值。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中年時注重養生,摒棄丹藥,偶然發現用罌粟籽做湯的妙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罌粟湯的美味和養生價值。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從日常生活取材。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人們的飲食文化和生活情趣。
檐前減燕菊添芳,燕盡庭前菊又荒。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節更悲涼。
玉手傳絲催歲換,金刀剪綵伴春回。兵戈滿眼年年在,花鳥驚心日日來。芳意漸還三徑草,暗香猶認兩京梅。呼童火急供春事,凍醴生光滟玉醅。歲晚驚呼身已老,天涯流落首空回。便將酒力推愁去,且放春光入眼來。人語嘻嘻爭斗草,宮花閃閃艷妝梅。雪消水暖春江動,綠漲葡萄萬斛醅。
上有千尺桐,下有千尺井。風吹井上桐,零落井中影。
不見瓢齋心自苦,金陵又復上金華。茫茫春草兼春水,腸斷東風日易斜。
送君桑梓路,蹀躞塞門霜。拒馬河橋滑,飛狐磴道長。蘭膏調夕膳,玉樹發春堂。不共彈棋戲,相思殊未央。
雙騎重尋夢不圓,蘿峰萬樹剩寒煙。何須更化身千億,一朵微開即泫然。
曉天青脈脈,玉面立疏籬。山中爾許樹,獨自費人詩。
碧山霜月負吹笙,流水空為石上聲。白發茫茫竟何事,逢人莫遣說長生。
懷祿非吾愿,移官肯嘆嗟。鷺洲迎解佩,螺水憶乘槎。夢寐銷丹地,行藏問酒家。拿音一回首,紅發滿溪花。
洼水驚看龍種躍,卻惜人間無伯樂。長嘶驤首啼掀天,奚官且莫輕籠絡。
天畔群山紫翠堆,茆亭正在白云隈。時時發興憑高去,石徑松風詠且回。
燈前清淚落衣間,守歲分為客是閒。老母今春年七十,壽觴爭忍對慈顏。
聞道籃輿病益貧,葵心日暮更忘身。鳳棲未獻空完璞,驥伏長鳴枉絕塵。門下不須識子產,車中還可坐孫臏。小冠制就傳經倦,莫注春秋學半人。
野人獨釣煙波外,眼中不識乾坤大。歲晏扁舟入海云,舟中有客名癡賣。相逢贈我袖中詩,品題八詠窮幽奇?;秀扁脚c神契,欲去未去心先馳。今年別我歸長慶,春江送客風塵靜。遲我名山欲問程,尋君舊話先乘興。十朝紺殿今何如,月夜幽鐘人定初。丹荔流霞辨生熟,長松鶴唳遙相于。中濟歸僧無去住,石湖煙雨時相遇。門臨烏石笑點頭,碧澗泉聲引歸路。此時此景非等閒,緊俏麻鞋遠近山。憑君報語山翁道,嶺外頑牛老更頑。
山如峽。天如席。石顛樹老冰崖坼。雪霏霏。水洄洄。先生此道,胡為乎來哉。石頭路滑馬蹄蹶。昂頭貪看山奇絕。短童隨。皺雙眉。休說清寒,形容想更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