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游智度寺
九日招提境,登臨剩欲狂。
羽觴隨意發,籬菊近人黃。
避俗愛清梵,談經聞妙香。
下方人吏待,驅馬又須忙。
九日招提境,登臨剩欲狂。
羽觴隨意發,籬菊近人黃。
避俗愛清梵,談經聞妙香。
下方人吏待,驅馬又須忙。
九月九日來到智度寺這佛地,登高游玩我滿心豪情幾近癡狂。隨意地傳遞著羽觴飲酒作樂,籬笆邊的菊花臨近人旁一片金黃。為避塵俗我喜愛這清越的梵音,談論佛經還能聞到奇妙的香氣。山下的官吏們還在等著我,我又得趕緊驅馬回去忙碌了。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招提:寺院的別稱。
剩欲:頗想,很想。
羽觴:古代一種酒器,作鳥雀狀,有頭尾羽翼。
清梵:指僧尼誦經的聲音。
妙香:指佛菩薩所具有的殊勝微妙的香氣,這里指寺廟中誦經時的氛圍。
下方:指山下。
此詩創作于重陽節,詩人在公務之余前往智度寺游玩。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詩人在繁忙的公務中,借節日之機到寺廟放松身心,享受片刻的寧靜與歡愉。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重陽節在寺廟的游玩經歷,突出了詩人在世俗與佛門清凈之間的情感矛盾。其特點是將節日的歡快與寺廟的清幽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節日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闌干欲過還留,綠肥新漲溪流。花落游魚影亂,風和鳴鳥聲柔。
旰起幽居尚閉關,忽傳尺素破愁顏。迂疏似我宜深隱,才術如公豈暫閑。雅意未曾忘北闕,勝游今日且東山。十年回首當時事,嘆息人生似夢間。底事年來不作詩,應緣思苦少人知。凌云健筆含毫日,照眼花枝得句時。陶冶性情端賴此,詠嘲風月漫多為。驛筒若許陪酬唱,朱字青箋復寄誰。儒生樂事信同風,端抱前言當鼓鐘。公正說詩箋七月,我方學易緯群龍。艱難盛事原衣食,憂患馀生問吉兇。去圣寥寥千載后,何時揮麈得從容。
花列千行彩袖,葉收萬斛明珠。可惜坡仙不在,風情絕勝西湖。
羽檄夷梁震,兵荒患剝膚。飽騰催市駿,匍匐問蠲租。戰捷功方上,仳離骨已枯。將軍馳露布,愿附監門圖。
東城汝兄我親侄,汝宜親密無間疏。盡誠盡禮相匡翼,大家改轍由正途。
廟算在安危,疆場授便宜。上卿隆將禮,僚屬佐軍麾。天與平胡日,朝興問罪師。金城圖再上,麟閣畫曾披。鎖鑰中樞出,韜鈐外閫持。兼程討突厥,間道襲鮮卑。殺氣山川動,兵威草木知。風嘶出塞馬,月照度關旗。箭逐星旄落,塵隨虜帳移。行營屯右地,經略定西陲。青海分羌落,黃沙別漢夷。有謀全制勝,無事但羈縻。丹陛懸聽履,皇華入詠詩。壯猷仗方叔,獻凱莫教遲。
不刻時陰陽交并。古盆一聲號令。九宮八卦,排列下拿龍陣。領金烏左右軍。奪乾坤始媾精。三回九轉,交戰在西南境。得勝回朝也,河車不曾暫停。辛勤。曲枕晝夜行。專精。鐵打方梁磨繡針。
十上寧嗟老此生,長年終得似河清。良金熟練精英在,古劍磨光星斗明。伏櫪向來猶壯志,據鞍他日想騰聲。當時誰出菑川右,充選何勞固請更。
三徑歸來已就荒,賞心無奈負重陽。因過舊隱看圖畫,笑向東籬醉一場。
兩袖飄飄恍欲仙,半醒半醉酒明船。太虛一室都無礙,皎月涼風石上眠。
疏林帶遠色,危石激清籟。時有遠鐘聲,窣堵在云外。
君家屏風五尺雪,上有顛蓑跡盤郁。麈尾蟏蛸半壁垂,胡床以外無長物。使君酒圣誰當敵,新豐釅奪梨花色。飲酣不識袁彥道,布帽已染吳興墨。金壺丁丁水欲盡,臨行擲杯意難忍。安能三日不相過,令我真成輕薄尹。
霜凜銜蘆急,秋深懸炭輕。觱篥吹籬響,熠耀傃階明。盧女流黃色,班姬搗素聲。誰教《明月引》,翻作《苦寒行》。
持贈綠金蟬,為卿釵上飾。雙棲朱槿中,相媚情何極。
巢樹新回鵲,清暄奪袷袍。河開青柳發,日落赤塵高。野草緣碑長,林煙入市韜。春風誰作伴,相約食蘋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