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入武陵二首
義幟縱橫二十年,豈知閏位在于闐!桐江空系嚴光釣,震澤難回范蠡船。生比鴻毛猶負國,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青史傳!
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義幟縱橫二十年,豈知閏位在于闐!桐江空系嚴光釣,震澤難回范蠡船。生比鴻毛猶負國,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青史傳!
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義軍縱橫馳騁二十年,怎料到偏安之位竟在異域!嚴光只能空在桐江垂釣,范蠡也難以在震澤駕船返回。活著比鴻毛還輕還辜負了國家,死了留下滿腔碧血想要支撐蒼天!忠貞本就是孤臣該做的事,哪敢奢望能在千秋青史中留名!國亡家破要往哪里去呢,西子湖頭有我的榜樣:于謙墓前如日月高懸般光明磊落,岳飛祠彰顯著半壁江山的正氣。慚愧自己赤手空拳難以與他們并列,只敢憑借一片丹心在此借一方棲息之地!日后若在東浙路上駕著素車,那洶涌怒濤難道就一定只屬于伍子胥嗎!
義幟:義軍的旗幟,指抗清義軍。
閏位:非正統的帝位,這里指偏安之位。于闐:西域古國名,這里借指偏遠之地。
桐江:在浙江桐廬縣,東漢嚴光曾在此隱居垂釣。
震澤:太湖的古稱,春秋時范蠡助越滅吳后,泛舟歸隱于此。
鴻毛:比喻輕微或不足道。
碧血:忠臣的熱血。
于氏墓:指于謙墓,于謙是明朝忠臣,被冤殺。
岳家祠:指岳飛祠,岳飛是南宋抗金名將,被秦檜陷害。
赤手:空手,指沒有憑借。
鴟夷:皮制的口袋,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死后,尸體裝在鴟夷里投入江中,傳說化為怒濤。
此詩創作于明清易代之際,當時國家動蕩,抗清斗爭此起彼伏。詩人面對國亡家破的局面,懷著滿腔的悲憤和忠誠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和抗爭決心。
這兩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國破家亡時的忠貞和抗爭精神。其特點是情感悲壯,用典貼切。在文學史上展現了明清之際文人的愛國情懷和文學風貌。
槐國紛然浪策勛,誰家繒幣化煙云。可憐螻蟻工求穴,無奈蟲沙是敗軍。歷數已收阿什國,清明誰上黝駒墳。只因南苑疆場路,憑吊重拈遐叔文。
萬事悠悠心自知,強顏于世轉參差。移床獨臥秋風里,靜看蜘蛛結網絲。大梁春雪滿城泥,一馬常瞻落日歸。身世自知還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
宮殿半山上,人家向下居。古廳眠易魘,老吏語多虛。雨水澆荒竹,溪沙擁廢渠。圣朝收外府,皆是九天除。
閒亭恣吟情,起坐不自省。霜髭時復撚,得句欲清警。神游李杜壇,思入陶謝境。家聲占詩豪,誰敢更歌郢。
幽香凝為冰,藍燈溶于水。一月十七日,簡單成人禮。一我悄旁觀,一我正受洗。一我傾所有,欲向空氣倚。唇齒一接后,終歸盤與簋。平凡新生活,請自明晨始。
女幾山前野路橫,松聲偏解合泉聲。試從靜里閑傾耳,便覺沖然道氣生。
南風昨夜起,吹動木蘭舟。底事長江水,年年帶別愁。
憶昨藤床抱病幽,短籬蕭瑟不勝愁。復憐云樹留青眼,不恨江山對白頭。新制道衣仍侶伴,舊盟耶水有孤舟。更增藥餌開藜杖,春日春風恣遠游。
揭竿借日自烘衣,背立晴暄片子時。雪后春生人未覺,弄絲蟢子獨先知。
天上姮娥白玉肌,蕊珠宮女郁金衣。相逢月下渾無語,笑指蓬壺作伴歸。
一線岷波綠漲天,蛾眉愛此錦袍仙。九華披霧睹驄馬,五老躡云來酒船。鶴聽書聲秋滿屋,月隨詩步玉為田。瑣窗新霽留清話,唾出驪珠個個圓。
神京極高峻,風露恒泠然。憧憧十二門,車馬如云煙。紫霞擁宮闕,王氣浮山川。峨峨龍虎臺,日月開中天。圣祖肇洪業,永保萬億年。世皇事開拓,攬策群霧清。完顏據中原,一鼓削蔡城。趙氏守南壤,再鼓宗祚傾。車書既混一,田野安農耕。向非圣人出,何能遂吾生。丘公神仙流,學道青海東。維時儒教師,矯矯真天龍。乾坤始開廓,魚水欣相從。扣馬諫不殺,嘉辭動天容。保此一言善,元祚垂無窮。居庸土高厚,民物何雄強。老稚尚弓獵,不復知耕桑。射雕陰山北,飲馬長城旁。駝羊足甘旨,貂鼠充衣裳。酒酣拔劍舞,四顧天茫茫。高槐拱朱垣,樓閣倚空起。劍佩何陸離,車馬若流水。昔有社稷臣,艱難辟荊枳。歃血飲黑河,剖券著青史。國家感勛勞,報施及孫子。千金筑高臺,遠致天下士。郭生去千載,聞者尚興起。我亦慷慨人,投筆棄田里。平生十萬言,抱之獻天子。九關虎豹嚴,撫卷發長喟。
朱顏白發壽期頤,喜看賢郎射策歸。天上恩除承紫詔,堂前歡笑舞斑衣。椿萱慘慘星霜變,莪蓼哀哀涕泗揮。幸際圣朝新孝理,征書行復下丹扉。
廟名柘木無木蹤,門頂書字欹如童。老人坐憩秋陽薄,非僧非俗髯飄風。客來振首涎欲落,手足遲緩情熱絡。耳聾半以目為聽,八九能答一二愕。自云鄉黨善為緣,醵資為宇鄉舍邊;憐我老鰥居側屋,熏神之氣代神簽。一山對面開屏碧,壟中塘水映天白;老農耘土有微聲,山鳥靜極思一唧。借我小椅坐怠疲,渾覺江山太古時;清茶冷飯奉神語,今生可得潛林溪?欲乞老翁共一室,老翁已入華胥國。路中魚貫來三人,忽然舉手呼我急。
代有述著,咸式斯軌。變化日新,筌蹄擬議。雅喪世波,諧于里耳。不有卓者,其何能砥。東南竹箭,實惟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