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扇
頗有書生味
編蒲手自拈
招風來習習
遮雨滴纖纖
柏子松花共
荷香竹影兼
偶然揮扇坐
不覺似陶潛
頗有書生味
編蒲手自拈
招風來習習
遮雨滴纖纖
柏子松花共
荷香竹影兼
偶然揮扇坐
不覺似陶潛
這蒲扇很有書生的文雅氣息,是我親手編織蒲草制成。輕搖時能招來習習涼風,也能遮擋細細的雨絲。它與柏子、松花的香氣相伴,又兼有荷香與竹影的韻味。偶然持扇靜坐,不知不覺仿佛有了陶淵明般的閑適。
蒲:蒲草,水生植物,葉片柔韌可編織器物。
拈(niān):此處指編織動作。
習習:形容風輕輕吹的樣子。
纖纖:形容雨絲細長柔密。
柏子:柏樹的果實,常散發清香;松花:松樹的花粉或花朵,亦有香氣。
陶潛:即陶淵明,東晉詩人,以隱逸閑適的田園詩著稱。
此詩當創作于詩人日常閑適的生活場景中。通過描寫蒲扇的親手編織、納涼遮雨的實用功能,以及與自然香氣、竹影相伴的雅趣,反映出詩人對簡樸雅致生活的向往,暗含對隱逸情懷的追慕。
全詩以蒲扇為線索,從制作到使用,從實用功能到雅趣相伴,層層鋪展,尾句以陶潛自比收束,凸顯隱逸閑適的心境。語言質樸而富有生活溫度,展現了平凡器物中的詩意。
紅牙乍響桴輕鼓,茫茫心事憑誰主。雪腕與星眸,中含隱約愁。曲終弦復急,唇角香痕溢。一去幾時來,燈收寂寞臺。秦樓已得蕭郎伴,曲中猶自春無限。啼笑總如顰,無情也動人。生涯原是夢,鎮日嬌哦弄。來去總無憑,芳心水上萍。
陟幽澗兮掇崇蘭,葛藟藟兮路巑岏。思美人兮淚汍瀾,心搖搖兮不能餐。采芳兮寄遠,望佳期兮日晚。日云晚兮霜露多,蘭兮蘭兮奈若何。
新黃點額淡生春,日暮含顰故惱人。老去陳王才力減,相看無那洛波神。
秋滿東籬色正芳,妒花青女欲飛霜。小亭清賞來詩侶,綠蟻浮杯薦蟹黃。
國策備荒兼備戰,群供驅使日無寧。筑城舉鍤創猶裹,習戰沖鋒喘不停。黎庶真難知死所,元戎尚肯惜生靈。莫言足食足兵日,便可揚威討不庭。
似有虹光射屋頭,不知人語夜堂幽。呼墻忽得淵明信,能賦真同子建流。便擬續貂噓凍筆,卻慚燒蠟變更郵。玉堂本與蘭臺近,珠璧尋常豈外求。
吹罷鸞簫斗柄高,舊人惟有薜陽陶。翻思十載揚州月,曾照船頭白錦袍。
已作賢人隱,那禁義士傷。魚還誰矢直,鳥盡爾弓藏。五岳游堪壯,千秋氣轉揚。驚看雙鬢短,元不負君王。
何處鶯啼隔落花,聲聲吹送玉人家。君身可有雙飛翼,不到紅樓卻自嗟。
石徑一枝橫,傘掛松針折。萬山蒼翠中,一葉殷于血。
個里心懷有復疑,挑燈對壁總難知。三年瀚海無安處,一夜刁風獨聽時。老未成春嗟草葉,寒方入夢恨村雞。明年此刻還來坐,可有馀情苦賦詩。
華岳巍巍勢獨雄,層霄削出翠芙蓉。紅光映日仙人掌,黛色連天玉女峰。絕頂泉飛千尺練,懸崖根固萬年松。四時賴爾興云雨,歷代尊崇祀典隆。
午陰蒙密路縈紆,兩兩麗黃對引雛。自可曲肱驚短夢,南山叢薄有于菟。明月相看未厭貧,好風無價一披襟。苔檐不掃少來往,兩部鳴蛙草自深。
家聲籍籍冠中州,健筆縱橫貫九流。三世祖孫吳郡牧,兩朝人物山亭侯。颙卬自快披云睹,衰陋空遺倚玉羞。便恐追鋒天上去,不辭投轄為公留。
嗜學嘗忘味,說詩堪解頤。竹林雖晚會,濠上獨深知。蘭畹無留馥,鳳巢空舊枝。停云正愁望,橫笛未休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