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斧
莫笑么么力,
森然斧奮螳。
劍同沙蟹擁,
怒比水蟲張。
猛氣琴先覺,
雄心轍敢當。
蟬邊黃雀在,
勸爾善刀藏。
莫笑么么力,
森然斧奮螳。
劍同沙蟹擁,
怒比水蟲張。
猛氣琴先覺,
雄心轍敢當。
蟬邊黃雀在,
勸爾善刀藏。
不要嘲笑螳螂微小的力量,它舉著如斧的前肢顯得威嚴有力。那前肢如同沙蟹緊擁的利劍,憤怒時的姿態比水蟲張牙舞爪更勇猛。它的威猛之氣連琴瑟都能先察覺,雄心勃勃竟敢阻擋車輪的軌跡。蟬的旁邊還有黃雀虎視眈眈,勸你還是收斂鋒芒妥善藏起武器。
么么:微小的樣子。
森然:嚴肅可畏的樣子。斧:指螳螂前肢形如斧狀的捕食器官。
沙蟹擁:沙蟹常將鉗子收攏于身前,此處比喻螳螂前肢如蟹鉗般有力。
水蟲張:水蟲(如蝦、蟹類)發怒時會張開鉗子,形容螳螂憤怒時的姿態。
轍敢當:化用“螳臂當車”典故,指螳螂竟敢用前肢阻擋車輪。
黃雀在:化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典故,指螳螂的潛在威脅。
善刀藏:出自《莊子·養生主》“善刀而藏之”,意為將刀擦拭干凈后收藏,比喻收斂鋒芒。
此詩為詠物言志之作,可能創作于詩人觀察自然或感慨世態之時。通過螳螂這一小生物,暗喻世人雖有勇氣卻需審時度勢,避免因鋒芒過露招致禍患,體現傳統詠物詩“托物寄意”的特點。
全詩以“螳斧”為核心,先揚其微小而勇猛的特質,再以“黃雀在”轉折,警示收斂鋒芒。既贊其勇,又誡其慎,展現辯證思考,是一首借物喻理的精妙小品。
人皆有耳目,夫子曠與婁。弱毫寫萬象,水鏡無停酬。閑居惜重九,感此歲月周。端如孔北海,只有樽空憂。二子不并世,高風兩無儔。我后五百年,清夢未易求。
萬壑風泉秋正哀,四山云霧晚初開。不因王事兼程入,安得閒行向北來?登陟未妨安石興,縱擒徒羨孔明才。乞身已擬全師日,歸掃溪邊舊釣臺。
悲商吹盡枝間綠。絳萼含冰玉。為誰攙早冒寒開。應念天涯憔悴、挽春回。玉壺自酌清漪滿。又識東風面。夜深斜月印窗紗。好在數枝疏瘦、兩三花。
甫出車延玉座傾,黃金無復贖娉婷。騷人更望胡人返,不識松楸拱渭陵。
富貴苦不常,忽則輒易人。青門聚瓜客,曾是故侯身。金鏡失秦家,中原駭煙焚。屠狗販繒子,閭閻排氤氳。一逢泗水公,濯鱗清滄濱。信知天地間,虛橐鼓游塵。冥中有巨力,呼吸旋峨岷。肘股不輟弄,挈故還趨新。得失定有寄,無為喪吾真。
楓落衡漳,猶記得、離觴鯨吸。驚又見、宮槐禁柳,綠陰如織。行止難窮天素定,功名有分誰能必。任近來、參透妙中玄,床頭易。梅雨過,芹池碧。松山月,丹房寂。問此時曾念,京塵蹤跡。七碗波濤翻白雪,一枰冰雹消長日。尚得星、多處望麇山,空相憶。
繡斧承恩霄漢間,節旌南去幾時還。蒼茫析木津頭路,縹緲云鰲海上山。禁苑花濃今正發,扶桑弓健舊曾彎。并游群俊長相憶,逸駕重來許共攀。
金匼靄沈檀。佩擁珊珊。玉兒殢酒怯憑闌。十道犀簾都放下,還病春寒。修竹袖羅單。粉蠹香殘。停橈重問小長干。一片青荷中婦鏡,瘦了文鸞。
三日留孤峽,風狂濁浪高。寸心馳去楫,微命托輕舠。阿閣來儀鳳,神山載巨鰲。五云天闕近,朝罷謁銓曹。
輕飆自何來,破我池面綠。龍牙可方床,清夢繞修竹。苦遭鳥將雛,咿喔丈人屋。兩家餉濁醪,誰能問斗斛。妙意不可名,杯深睡初足。
秋水木蘭橈,雙旌出渭橋。飛云行上黨,積雪過中條。謁帝朱衣近,寧親繡服遙。向來龍劍影,輝赫電光搖。
非干寵辱不能驚,一付之天莫我攖。舉世忙時贏得懶,是人愛處放教輕。生為柱國身何在,死象祁連冢亦平。千古在前兒戲耳,且容高枕聽秋聲。
嵩州昔有蕭將軍,讀書學劍天下聞。南隨龍馬渡江去,尚有孤琴傳子孫。孤琴云是唐人斲,昔日軍中自行樂。至今猶存殺伐聲,一鼓哀風振寥廓。將軍之孫才且良,文能作賦武蹶張。秦皇城下飲白馬,祁連山中射白狼。時平好文不好武,抱琴卻嘆儒衣誤。昭王臺上看青春,彭郎磯頭夢歸路。日長史館幽且閒,正冠拂琴為我彈。京城六月日如火,霜鐘半夜鳴空山。南風自有虞廷操,可惜同心不同調。捐琴決眼望青天,今日天門有新詔。
芙蓉雜金菊,枝葉長闌干。遙憐退朝人,糕酒出大官。豈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典衣作重陽,徂歲慘將寒。無衣粟我膚,無酒嚬我顏。貧居真可嘆,二事長相關。
百里妖氛一戰清,萬峰雷雨洗回兵。未能千羽苗頑格,深愧壺漿父老迎。莫倚謀攻為上策,還須內治是先聲。功微不愿封侯賞,但乞蠲輸絕橫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