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門:少孺
寶貴親仁與善鄰,
鄰兵何要互相臻。
螳螂定是遭黃雀,
黃雀須防挾彈人。
寶貴親仁與善鄰,
鄰兵何要互相臻。
螳螂定是遭黃雀,
黃雀須防挾彈人。
富貴之人應親近仁人、與鄰邦友好相處,相鄰的軍隊為何要相互侵犯呢。螳螂捕蟬時必定會遭遇黃雀的襲擊,而黃雀也得提防拿著彈弓的人。
親仁:親近仁人。
善鄰:與鄰國友好相處。
臻:至,到,這里指侵犯。
挾彈人:拿著彈弓的人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相互攻伐。詩人可能目睹了這種局勢,借少孺子以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誡吳王之事,創(chuàng)作此詩來表達對戰(zhàn)爭的看法和對局勢的憂慮。
此詩主旨是勸誡相鄰勢力應友好相處,避免爭斗。其特點是用生動比喻闡述道理,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以詩喻理的創(chuàng)作風格,對后世有一定啟示意義。
君王常在集靈臺,正殿葳蕤鎖翠苔。縱是明良不相見,虞廷庶事轉康哉。
楊花亂落青春暮,燕拂簾旌傍人語。縹壺買酒洗春愁,回風落日檐花舞。赫蹄斷爛千載書,青燈照字驚蟫魚。冬烘老生時自哂,安用盤盂學田鼢。
荒雞宜劍舞,傷雁怯弦驚。豈謂方頹暮,猶聞事戰(zhàn)爭。春從霜雪長,治以亂離生。屈指論英俊,乾坤幾老成。
非君愛我不能來,此日分襟盡日哀。兩地秋風悲旅雁,百年身世付高臺。波聲寂寞搖孤舫,野寺蕭條罷茗杯。骨肉漸深兄弟誼,度人幾載便應回。
麻衫如葦別芹宮,那復哀殤客路中。幸免西河夫子慟,稍存嬴博古人風。腮毛換去三停白,桕葉歸來十度紅。富貴幾何愁苦劇,令人翹首眄飛鴻。
仁愛天心在,災眚治與俱。周王能勵行,漢令祇蠲租。愿掃貪狼窟,還呈瑞鳳圖。報恩無對述,愧殺下帷儒。
世界幾滄桑,慷慨談時事。周道多荊榛,毋寧瞑不視。
嘗聞求子婿,不似怒甘公。莫以昔人比,皆為當世雄。家聲新慶續(xù),國禮舊恩隆。必與齊姜墓,千秋壟樹同。
寒食清明人意閒,春城士女出班班。柳黃花白樓臺外,紫翠江南數(shù)疊山。
江月初成鏡,山城獨倚樓。徘徊如伴客,浩蕩更隨舟。陌上清光滿,尊前爛漫游。豈知離別后,對爾轉添愁。
謝公嶺下靈峰寺,諾詎羅曾向此居。入洞不知歸寺路,亂峰相倚上空虛。
沙飛風吼海迷茫,廢壘蒼涼草木荒。遙想旌旗輝日月,空流血淚潰堤防。我來倚樹吟天問,誰復登臺唱國殤。猶有當年城堡在,依然巨炮指重洋。
明妃未嫁時,滿宮妒娥眉。一朝辭玉陛,人人淚雙垂。年年心隨雁,日日穹廬中。遙見沙上月,忽憶建章宮。身同漢使來,不同漢使歸。雖為塞外婦,只著漢家衣。
人瞻謝傅日,吾愛郗家風。紀有三芝異,出非小草同。諸王曾擁彗,馀子競雕蟲。里婦矉何態(tài),長門亦漢宮。
回朝聞語策安邊,也逐群公論子賢。白首豈知相識晚,虛名先愧十年前。此公國計三千萬,邵子文章二百年。我亦區(qū)區(qū)仁義外,武侯充國更屯田。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