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十首 其七
家圃菜肥忘肉食,
村場酒美勝官壺。
終年醉飽無憂責,
莫怪愚公老不枯。
家圃菜肥忘肉食,
村場酒美勝官壺。
終年醉飽無憂責,
莫怪愚公老不枯。
家園菜園里的蔬菜肥嫩,讓人忘記了吃肉的欲望;村頭酒坊的美酒,比官府的酒更醇美。一年到頭酒足飯飽,沒有憂慮和責任,不要奇怪這位老翁年老卻依然精神飽滿。
家圃:自家的菜園。
村場:村莊中的集市或酒坊。
官壺:官府釀造并裝在壺中的酒,代指官酒。
憂責:憂慮與責任。
愚公:此處指年老的人,可能為詩人自指。
老不枯:年老而精力不衰,精神飽滿。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退居鄉野期間。此時詩人遠離官場紛擾,專注于田園生活,通過觀察日常的種菜、飲酒等瑣事,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滿足,因而寫下此詩以抒胸臆。
全詩以田園日常為題材,通過描寫家圃菜肥、村酒味美的生活片段,展現了詩人對自足閑適生活的珍視。語言平淡卻情感真摯,體現了對平凡生活之美的獨特感悟。
雁后花前七日春
晴宵圍坐百禽茵
向平猶未完婚嫁
賈誼徒能說鬼神
遍考名山多得意
覃思佳句必驚人
朝來聞道修《明史》
洪武元年紀戊申
涼雨霏霏釀桂天,
寺樓衣薄欲裝綿。
客真淡泊渾忘敬,
僧解周旋即是禪。
盡有寒山期晚歲,
更無明月記今年。
馀生甲子山中歷,
看到秋花始黯然。
羨君仙骨自姍姍,獨倚天風望海瀾。云雪蒼茫迷遠岫,詩成百絕不知寒。
新詩誦罷又徘徊,萬斛閑愁暫撥開。擬倩天風吹我去,清宵和夢覓峨眉。
孤憤傷行邁,
深幾密退藏。
急徵辭海裔,
窮士老咸陽。
陵舄纏哀切,
楹書待后長。
至今傳白眼,
氣貌郁蒼涼。
杳杳煙波隔千里,
白蘋香散東風起。
日落汀洲一望時,
愁情不斷如春水。
言盜受上賞,言反蒙顯誅。
二世昏庸不足論,先生之言何太諛。
倉黃亡命出關走,今日幾難脫虎口。
劉項交馳斗五年,流離轉徙亦可憐。
先生所事且十主,委蛇委蛇又何補。
君不見,儒冠儒服帝所嗔,短衣楚制聊逢君。
當年尚欲脫虎口,此日安敢披龍鱗。
檻外芙蓉插漢斜,登樓似駕五云車。夜來北望星辰近,欲向空中摘九華。
高樓上逼斗牛寒,何事伊人日倚闌。最是千秋堪灑淚,紫云山作白云看。
檻外千峰擁翠來,萬家煙樹望中開。主人不淺登樓興,對月頻傾綠酒杯。
面面青山入畫圖,閒來與客醉屠蘇。銜杯笑問樓居者,月里霓裳竟有無。
徙倚樓頭望翠微,晴霞片片鎖柴扉。醉來欲乞天孫錦,制就仙人五色衣。
風流原不減孫山,百尺樓中日往還。笑滿乾坤人不見,鳳凰深駐白云間。
云癡雨妒不相干,
古廟深山萬木寒。
水土平治今幾載,
猶聽父老說艱難。
湖邊柳色媚清漣,
湖上新荷疊綺錢。
料得高人初出郭,
眼中風物一醒然。
酒興渾無賴,
詩魔并作顛。
搭船來問寺,
借榻學棲禪。
照影雙纓水,
搔頭一笠天。
重來難準擬,
欲去更流連。
前后殷勤選眾芳,名園移植總成行。要須花笑春風里,次第迎公入醉鄉。
移花新了詔書來,似負迎春著意栽。桃李我公天下滿,不須偏待此中開。
只合呼他豕犬,漫誇圖畫麒麟。與兒戲戴小綸巾。果否提戈取印。
莫學王家鎮惡,爭如齊相田文。敢期他日大吾門。孝弟耕田有份。
胸中萬軸富邱墳
年少翩翩白練裙
笑我頭銜稱太守
卻無高榻愧留君
雨冷風寒夜未休
初秋人擬是深秋
一簾燈暗文心細
四角天垂客夢周
落葉不歸河北岸
寄書曾到海西頭
無因百里同今夕
亦有山云過小樓
漫道任公釣有神,
六鰲無跡海生塵。
爭如靜臥南窗下,
蘭菊從教秋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