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 其十
西北有織女,東南望河鼓。
缺月湛明河,激然不得渡。
臨風濯纖腰,機杼委霜露。
玉儀隨變化,離憂不知老。
豈無貪狼星,執心為君故。
西北有織女,東南望河鼓。
缺月湛明河,激然不得渡。
臨風濯纖腰,機杼委霜露。
玉儀隨變化,離憂不知老。
豈無貪狼星,執心為君故。
西北方有織女星,她在東南方遙望著河鼓星(牛郎星)。殘缺的月亮倒映在明亮的銀河中,織女急切卻無法渡過銀河。迎著風她清洗纖細的腰肢,織機被霜露覆蓋。她的儀容隨時間變化,卻因離別的憂愁而忘記了衰老。難道沒有貪狼星的阻礙嗎?我堅守初心都是因為你啊。
織女:織女星,神話中與牛郎(河鼓星)相戀,被銀河分隔的仙女。
河鼓:即牽牛星,俗稱牛郎星,與織女星隔銀河相望。
湛:澄清,此處指月亮倒映在銀河中。
激然:急切的樣子。
濯(zhuó):洗。
機杼(zhù):織布機,代指織女的織具。
委:棄置,此處指織機被霜露覆蓋。
玉儀:美好的儀容。
離憂:離別的憂愁。
貪狼星:星名,古代星象學中視為兇星,此處指阻礙的力量。
執心:堅守心意。
陶淵明《擬古》組詩多擬古題而自抒胸臆,此詩約作于東晉末其歸隱后。借牛郎織女神話,或隱喻對理想的堅守,反映其晚年在社會動蕩中保持高潔品格的心境。
詩以牛郎織女神話為載體,通過織女隔河相望、堅守織機的形象,表達對真摯情感與高潔品格的堅守。融合神話與實景,語言質樸而意蘊深厚,體現陶淵明‘質而實綺’的藝術特色,是其借古喻今的代表作。
江湖肆鮫鳣,溝瀆難容身。 人情不千日,世事有兩心。 朝暮有顯晦,日月常升沉。 天道我欲問,其理幽且深。
蹁躚先春雀,風暖喧晴檐。 驚人鮮得食,闞階無停瞻。 不趨太倉中,小腹恣屬厭。 高秋寒露下,大水須深潛。
一門翰墨森圭壁,諸老題評粲錦花。 珍重云仍好收拾,夜虹貫月定君家。
有客陳兵畫,功成欲霸吳。玉顏承將略,金鈿指軍符。 轉佩風云暗,鳴鼙錦繡趨。雪花頻落粉,香汗盡流珠。 掩笑誰干令,嚴刑必用誅。至今孫子術,猶可靜邊隅。
柯亭之椽不復得,蘄州黃竹今尚存。 蒼崖翠壁產修干,千頃蕭索煙云昏。 羌人眼力發天巧,長笛裁成鳳膺飽。 老龍馀響出空星,欲噴炎天作秋曉。 西湖夜寂涼風生,山頭一鉤新月明。 商聲恓悲羽聲壯,行子忽忽難為情。 時無綠珠清音激皓齒,野王臨風三弄亦已矣。 唯有愁端無古今,舉刀不斷東流水。 深閨蘭燈照空床,笛聲不如離恨長。 曲終人散一惆悵,回首江山非故鄉。 萬事浮云過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 君不見玉管橫吹黃鶴樓,江城五月梅花落。
公為逐客向何州,我亦求家賦遠游。 邂逅二林成晤賞,寂寥千古想風流。 玉鏘溪堰涼吹榻,蓋偃松蘿翠滿樓。 明日分攜重回首,廬峰空見紫煙浮。
避兵窮嶺海,我豈文休孫。 慨彼鳴鳳郊,化為逐鹿原。 北吹戰塵腥,南接瘴霧昏。 森然一彗孛,敢近六龍暾。 轉舟大藤峽,脫死鱷與黿。 纜裊蒼崖樹,落日銜未吞。 忽得素書尺,若闚黃裳坤。 招我以隱淪,雉澤遺塵樊。 游心太易初,攈逐萬化根。 耿光百世后,樂此不亡存。 寧知虎符下,擁公萬旌幡。 英威祖豫州,非心折王敦。 從容謝東山,逆氣沮桓溫。 自昔國其國,治忽信有源。 豈容社稷鎮,端老孤獨園。 至人心淑清,一為斯民渾。 胡騎卻長嘯,晉史徒清言。 武侯揮白羽,亦有軍務繁。 要封鯨鯢觀,復睹宸極尊。 功成去冥冥,與我俱鴻軒。
余發蕭蕭白垂領,十年守拙門庭冷。 來頻沙鳥頗相識,起晚鄰雞已三請。 形骸拄樹豈復好,心緒如蓬不能整。 平生幾緉空馺{左馬右沓},老去一杯先酩酊。 俗言只虞方鑿迕,人事但愜幽居屏。 賦形不必盡芻狗,處坎何堪共蛙黽。 若為苴履曾足芥,幸不柳衫真欲癭。 一聲樵響何處來,獨立看云發深省。
橫江一片碧,攜鶴上漁船。 收綸不成下,卻抱釣竿眠。
喧喧金石容既缺,肅肅羽駕就行列。 緱山遺響昔所聞,廟庭進旅今攸設。
畫槌點盡花間鼓。三條弦上分明語。門外撼銅環。小窗驚夢殘。
手挼紅杏瓣。拋向階前滿。無計奈他何。嬌憨情態多。
驄馬長鳴飲碧流,花銀鏤帶鹔鹴裘。 行人大別山頭望,云外雙旌下鄂州。
天涯芳樹綰離旌,遷客遲回戀圣明。 曉夢依稀度閶闔,尚隨殘月聽流鶯。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揚。 識曲別音兮,令姿煌煌。 繡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如彼萱草兮,使我憂忘。 欲贈之以紫玉尺,白銀鐺。 久不見之兮,湘水茫茫。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