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宗野宗樸二稚子觀蔬圃
干祿心無競,謀生計已疏。
老催吾學圃,貧減汝觀書。
細雨同移果,清霜共挽蔬。
何時江海去,蓑笠伴舂鋤。
閉戶無賓客,忘憂賴玉魚。
迂疏皆識我,貧賤不關渠。
散步惟荒圃,端居且敝廬。
但知師羯末,未可笑宣舒。
干祿心無競,謀生計已疏。
老催吾學圃,貧減汝觀書。
細雨同移果,清霜共挽蔬。
何時江海去,蓑笠伴舂鋤。
閉戶無賓客,忘憂賴玉魚。
迂疏皆識我,貧賤不關渠。
散步惟荒圃,端居且敝廬。
但知師羯末,未可笑宣舒。
追求俸祿之心早已沒有競爭之意,謀生的計劃也已生疏。年老催促我學習種菜,貧困讓你們讀書的機會減少。細雨中一同移栽果苗,清霜里共同采摘蔬菜。何時能前往江海之畔,披著蓑衣斗笠與白鷺相伴。關門沒有賓客來訪,忘記憂愁全靠玉魚。迂腐疏闊大家都了解我,貧賤與你們無關。散步只在荒園,安居暫且住在破屋。只知道學習兄弟間的和睦,不要嘲笑從容的生活態度。
干祿:求祿位,指追求官職。
學圃:學習種植蔬菜。
舂鋤:白鷺的別名,此處指水鳥。
玉魚:玉制的魚形器物,可能為玩物或佩飾,此處指解憂之物。
迂疏:迂腐疏闊,指不合時宜。
渠:代詞,指詩中“宗野宗樸”二稚子。
師羯末:可能指學習兄弟間的和睦(“羯末”或為兄弟排行典故)。
宣舒:從容舒展的生活狀態。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晚年退居田園之際,經濟拮據,與子共耕蔬圃。詩中通過日常勞作場景,反映了當時清苦卻溫馨的生活狀態及詩人安于田園、向往隱逸的心境。
全詩圍繞“觀蔬圃”的日常展開,以質樸語言描繪與子共勞的生活片段,既展現清貧之狀,又流露天倫之樂,最終以“江?!薄八蝮摇奔脑㈦[逸之思,體現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情懷與對自然生活的向往。
君臣垂令名,千載不偶然。 先生固尚志,光武亦下賢。 斯人化去久,惟有丘隴存。 髑髏已成泥,清風播椒蘭。 先生漢之龍,當與造化旋。 胡為抱明珠,終身墮深淵。 云臺空自高,視之若輕煙。 歸耕富春山,高臥無迍邅。 服我羔羊裘,還君鵕鸃。 脫去金籠頭,不受牧者鞭。 灘水清見石,客星長在天。
耶溪不須深,產銅當自名。 堇山不須高,產錫當自靈。 上有云霧合,下有蛟龍爭。 昔人此鑄劍,分明載圖經。 六丁互烹煉,百妖失依憑。 汀蒲露纖鍔,獵獵剛風生。 渚蓮挺長鋏,濯濯垂朱英。 尚疑雌雄合,時覺波濤驚。 秋霜生殺氣,秋波湛虛清。 星斗忽在地,光芒射浮萍。 佩之臨四夷,驚落旄頭星。 請之斬邪佞,伊誰敢縱橫。 但恨無張華,窮淵夜冥冥。
失馬何須吊塞翁,依然開口笑東風。屈伸使指良非便,運轉從心已自雄。
就筆書余新夢斷,入林把處舊游同。九逵塵鞅經年倦,管領清間百日中。
驟馬天街一蹶中,險將折臂兆三公。翻身學士疑成瓦,擎掌仙人不是銅。
漫笑莊生虛攫右,早夸杜老妙書空。斷碑半截渾難補,天遣重完賴國工。
殊私及耆老,圣德賑黎元。布帛忻天賜,生涯作主恩。 情均皆挾纊,禮異賁丘園。慶洽時方泰,仁沾月告存。 寧知酬雨露,空識荷乾坤。擊壤將何幸,裴回望九門。
俠客重恩光,驄馬飾金裝。瞥聞傳羽檄,馳突救邊荒。 轉戰磨笄地,橫行戴斗鄉。將軍占太白,小婦怨流黃。 騕褭青絲騎,娉婷紅粉妝。一春鶯度曲,八月雁成行。 誰堪坐秋思,羅袖拂空床。
石床橫素書,漆燈掛青焰。 引幞不耐眠,危坐意清宴。 瓦盆覆殘茗,綺石當圜硯。 索筆賦短章,書成自精絢。 冷月侵疏槐,荒山噭荒雞。 蟲吟豆花中,葉墜石苔面。 垂頭何所思,闌干忽憑遍。 一入靜者懷,機鋒似□箭。 恨無三益友,相對發綺辨。 露濕還松房,青林火不見。
倚風無力減香時,涵露如啼臥翠池。 金谷樓前馬嵬下,世間殊色一般悲。 不耐高風怕冷煙,瘦紅欹委倒青蓮。 無人解把無塵袖,盛取殘香盡日憐。
萬木已清霜,江邊村事忙。 故溪黃稻熟,一夜夢中香。
兵火有余燼,貧村才數家。 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 只疑云霧窟,猶有六朝僧。
翳日多喬木,維舟取束薪。 靜聽江叟語,盡是厭兵人。
露冷廣寒夜,喚醒玉真愁。銀橋憶得飛度,曾侍上皇游。一曲霓裳按罷,兩袖天香歸后,人去已千秋。笑倚金粟樹,斜插玉搔頭。憶錢塘,今夜月,也如鉤。題詩欲寄紅葉,又怕水西流。誰把琵琶彈恨,愁絕多情司馬,不是在江州。醉飲玉山里,有霧繞飛樓。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