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果卿祭酒挽章二首 其一
虛心觀世態,
實行播鄉評。
璧玉中邊厚,
冰壺表里清。
家聲到蕭傅,
人望似陽城。
殄瘁無窮恨,
湘江日夜傾。
虛心觀世態,
實行播鄉評。
璧玉中邊厚,
冰壺表里清。
家聲到蕭傅,
人望似陽城。
殄瘁無窮恨,
湘江日夜傾。
以謙虛的心態觀察世態人情,用踏實的行為贏得鄉里好評。品德如璧玉般內外厚實,心性似冰壺般表里清澈。家族聲譽堪比漢代蕭傅,聲望名望如同唐代陽城。先生逝世令人無限悲恨,哀思如湘江水日夜奔涌。
虛心:謙虛的心態,不驕傲自滿。
實行:切實可行的行為,指踏實做事的作風。
璧玉:圓形中間有孔的玉,此處比喻品德美好、內外一致。
冰壺:盛冰的玉壺,常用以比喻純潔無瑕的心境,如“冰壺玉尺”。
蕭傅:漢代蕭望之曾任太傅,此處借指蕭果卿家族有賢良傳承。
陽城:唐代名士,以剛正清廉著稱,曾任國子司業,與“祭酒”(學官)身份呼應。
殄瘁(tiǎn cuì):指人才喪亡,典出《詩經·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國殄瘁”。
湘江:或指蕭果卿逝世地相關的江水,借流水喻哀思不絕。
此詩為挽悼蕭果卿而作。蕭果卿曾任祭酒(古代最高學官),詩中提及“家聲”“人望”,可見其德高望重。創作背景當為蕭果卿逝世后,詩人通過此詩追憶其品德,表達哀思。
全詩主旨在于贊揚蕭果卿高潔的品德與崇高的聲望,同時抒發對其離世的深切哀悼。詩中善用比喻、典故,情感真摯,結構上由贊德到悼亡,層次清晰,是典型的挽詩佳作。
西風滌盡炎歊,連朝更值天無雨。筍輿軋軋,經行三日,碧篸無數。勝絕江山,余行天下,無如此處。任今來昔往,迎新送舊,風景在、只如許。誰謂陰山驕虜。去年冬、敢侵吾土。哀哀鴻雁,一番蕩析,幸逢多黍。拜表出師,安南定北,豈無忠武。嗟病夫、老矣無能,促歸棹,艤江渚。
古人急于仕,每擇分所安。愿為趙魏老,不作滕薛官。今人不量力,臨老當繁難。少見詠淇澳,甚多歌伐檀。
雄篇爛漫兔園冊,挺翮扶搖鵬背風。揭日科名輕拾紫,粘天名姓捷圈紅。
初日垂楊自弄陰,曉風過處抵千金。麥梁萬頃天如海,換盡詩人出塞心。人定從來易勝天,好將錦繡裹山川。賣刀買犢傳新法,生聚何須待十年。三章約法未全頒,且可從容議入關。柳下先生狂作圣,祇將夜起示人間。
春氣暄妍御夾紗,玉釵雙裊綠云斜。倚欄看遍庭前樹,盡是枝頭結子花。
借居臨官道,堂陰俯長河。前車接來軫,從棹紛相摩。我獨居其間,超然嘯而歌。頗從故人語,安用高軒過。旁有五畝園,不知主誰何。時能曳屐往,豈異吾山阿。
翠被閒尋有故香。重幃深閉怯新涼。風鈴微顫月微黃。響入聞根余斷續,心游寂處漸微茫。一鐙搖影夜初長。
少年管領良宵,直須醉待東方白。而今老去,何憂何樂,不空不色。桐影橫斜,桂香搖落,仙凡奚隔。悵銀橋夢斷,玉簫聲杳,人如在、楚天北。冷眼乾坤陳跡。笑英雄、等為形役。庾樓袁舫,浩歌長嘯,壯游曾歷。萬里瑤臺,乘風歸去,不知何夕。對冰輪孤負,欠千鐘酒,與三弄笛。
山陽水陸沖,樂餌人所赴。寂寞先生門,車輪不少駐。賢哉彼二公,綽有尚賢風。恨不生羽翼,嘯歌尊酒中。
玉佩瓊琚困馬羈,逃虛入海更安之?孟郊老去歌銅斗,卻羨翻船踏浪兒。漸苦龍沙歲月深,祇將夢想寄山林。海波汩沒無人處,安得成連為鼓琴。
枝垂云碧長,心展鵝黃嫩。無力倚闌時,掃盡漫山杏。玲瓏影結陰,蘊藉香成陣。誰為祝東風,更莫催花信。
郁郁南坡一聚塵,荒園野草不成春。家聲久矣非前日,宅相居然亦古人。
擬遣巫陽賦大招。幽都閶闔共迢迢。西風卷處旆旌搖。香篆燒殘縈寸縷,楓江遠泊寄征橈。此時情緒忒無憀。
今日樽前忽憶君,為憐秋事又平分。坐來凝睇西風久,過盡天邊數片云。
人無本則憂,物以地為貴。如何山芋輩,天下稱宋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