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偕藹如廉訪游螺墩,和壁上全椒金氏題
木蘭艇子沖潮渡,樓臺鏡中窺見。佛座呈詩,僧廬醉茗,閑煞紅欄幽院。珠簾試卷。放一點西山,翠穿籬眼。落盡芙蓉,畫橋流水付誰管。
風吹林下絮語,認蘭皋佩影,羅袂飄展。倚竹成憨,拈花悟笑,未識人間離怨。秋苔夢蘚。但觸撥情懷,舊時釵燕。懶去憑高,碧云天共遠。
木蘭艇子沖潮渡,樓臺鏡中窺見。佛座呈詩,僧廬醉茗,閑煞紅欄幽院。珠簾試卷。放一點西山,翠穿籬眼。落盡芙蓉,畫橋流水付誰管。
風吹林下絮語,認蘭皋佩影,羅袂飄展。倚竹成憨,拈花悟笑,未識人間離怨。秋苔夢蘚。但觸撥情懷,舊時釵燕。懶去憑高,碧云天共遠。
木蘭木造的小船破浪沖潮渡過,樓臺倒映在如鏡的水面中若隱若現。在佛座前題詩,于僧舍中飲茶沉醉,紅欄幽院更顯閑適。卷起珠簾,讓一抹西山翠色穿透籬笆映入眼簾。芙蓉已落盡,畫橋流水的靜謐又有誰來留意?風吹過林間傳來細語,辨認出蘭草水岸邊的玉佩倩影,羅衣長袖隨風飄展。倚竹而立憨態可掬,拈花而笑悟得禪意,尚不懂得人間離別的愁怨。秋苔與苔蘚如舊夢,只觸發起舊時情懷,想起當年的玉釵燕飾。懶得登高望遠,只覺碧云天與心事一般遙遠。
木蘭艇子:用木蘭木造的船,多形容輕便華美的小船。
僧廬醉茗:在僧人的房舍中飲茶沉醉,茗指茶。
蘭皋:長有蘭草的水岸邊,《離騷》有'步余馬于蘭皋兮'。
釵燕:釵頭裝飾的燕形首飾,此處代指舊時記憶或舊物。
碧云天:化用范仲淹《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烘托悠遠意境。
此詞為作者與藹如廉訪同游螺墩時,和壁上全椒金氏題壁詞而作。創作背景圍繞游覽活動展開,反映了清代文人游賞題詠的雅趣,或暗含對舊友、舊事的追憶。
全詞以游蹤為線,描繪螺墩清幽景致,上片側重景物描寫,下片轉入人物情態與情感抒發,將當下的閑適與舊時的回憶交織,情感含蓄深婉,展現了清代詞壇寫景抒情的典型風格。
清晨買飯鱸魚市,薄暮停舟杜宇村。更有浮家江海客,一生蓬底長兒孫。
今夕重陽秋意深。籬邊散、嫩菊開金。萬里霜天林葉墜,蕭索動離心。臂上茱萸新。似舊年、堪賞光陰。百盞香醑且酬身。牛山會難尋。
燕臺一別幾經秋,兄弟天涯尚黑頭。音信漫憑天外雁,行藏都付水中鷗。梁園才子如君幾,南國佳人不可求。二十四橋明月好,不知今夜共誰游。
玉貌臨風幾欲仙,掌中歌舞為誰憐。自知不灑門前葉,只待羊車日似年。
颯颯秋風海上來,桐陰夢覺瑣窗開。諸天靜寂孤鴻唳,盈幅清愁未剪裁。槐花落盡雨霏霏,拾取殘香夢已違。徙倚中庭忘所在,枯蟬影蛻一身歸。
十年聚少別常多,綠鬢重看總向皤。勝地有招還遠赴,高軒無事亦頻過。離觴又對鐘山月,驛棹遙生漢水波。詩社盡收佳句在,相思隨處一長歌。
掛冠神武此心寒,七別倉皇淚不乾。尚有廋詞存古直,曹溪應作浣溪看。
水自清聲竹有風,我來端欲豁塵蒙。明朝杖履西城路,悵望家山翠靄中。
身老偕三壽,家肥賦萬鐘。給扶靈杖穩,賜禮紫泥封。青冢連雙璧,蒼精蟄二龍。春風吹宰樹,蕭颯壟頭松。
勝情覺無幾,系累恒苦多。青陽宛如昨,朱夏忽蹉跎。商飆流戶庭,繁露沾林柯。哀猿嘯中野,寒鳥鳴相和。感茲日月除,悵彼勞者歌。膚顏謝疇昔,不樂將奈何。
流人何處去,萬里向江州。孤驛瘴煙重,行人巴草秋。上帆南去遠,送雁北看愁。遍問炎方客,無人得白頭。
雪中一點笑生春,韞色含香怕惹塵。結實須歸調鼎手,開花不近冶容人。祗緣鐵石心腸勁,結得松筠契誼真。東閣吟成詩百首,卻驚筆力會通神。
世外猶多夢,雨中常斷魂。奇峰入煙靄,淡墨潑乾坤。一鳥鳴山滿,繁花蘸水痕。已窮湖畔路,盡處是孤村。
榮木攸攸,春光在茲。宛其悴矣,孰能戀之。今我不樂,將復何時。光陰之速,瞬息乎而。
冰簟銀床夢不成,宵分獨坐到天明。潸然四顧難消遣,誰為梅花怨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