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隔花才歇簾纖雨
隔花才歇簾纖雨,一聲彈指渾無語。
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
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
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
隔花才歇簾纖雨,一聲彈指渾無語。
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
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
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
隔著花叢,纖細的雨才停住,一聲彈指,我默默無語。梁上的燕子成雙飛回,細長的柳枝含情低垂。小屏風上畫著遠山景色,妝容淡薄,脂粉淺淡。我獨自站立在玉階上,寒氣透過了金縷鞋。
簾纖雨:纖細的雨。
彈指:手指輕輕彈動,常表示時間短暫或情緒觸動。
渾:全,都。
脈脈:含情的樣子。
鉛華:指女子化妝用的脂粉。
瑤階:玉階,對臺階的美稱。
金縷鞋:用金絲線裝飾的鞋子。
此詞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情感來看,可能是納蘭性德為描繪一位女子的孤獨寂寞而作,或許與他對女性情感的細膩觀察和感悟有關。
這首詞主旨是刻畫女子的孤獨哀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嫻熟。在納蘭詞中,它以細膩的情感和清新的語言展現出獨特魅力,體現了納蘭對女性心理的精準把握。
誰喚嬌嬈,斜插雙弦,華筵乍開。愛玉纖輕軋,半籠翠袖,歌喉緩引,暗點鴛鞋。胡部新聲,樂工巧制,寫出龍沙馬上哀。哀何似,似離鸞驚起,白雀飛來。丁寧擊節金釵。要細聽、春風且慢催。正宮商分犯,拽歸雙調,伊州入破,攧遍三臺。畫扇香收,羅巾汗濕,愁是云兜醉后回。花閑客,任鸞綃纏髻,更盡余杯。
不識癰疽與瘠環,柴門雖設自常關。木雞養就都無累,芻狗陳來分合閒。聊復讀書牛背上,誰能橫槊馬蹄閒。子亭結筑臨溪面,瓢飲新來待學顏。
學語雛鶯在柳陰,臨行呼出翠帷深。通家不隔同年面,得路方知異日心。趁著春衫游上苑,要求國手教新音。嶺梅不用催歸騎,截?須防舊所臨。
房陵山水繞郊墟,令尹新除甫下車。耆舊好尋高士傳,交游為寄故人書。千家桃李春風后,百里桑麻夜雨馀。共說廉平宣治化,細詢民瘼定何如。
高人欣相迎,山門帶流水。風生珠樹間,月窺鏡池里。觸景遂成迷,應接殊未已。
百年多難寄殊方,江草江花滿意芳。避地不知茅屋小,到家應念石田荒。東吳秋夜思莼切,南國春來浸種忙。野老倘分紅稻粒,黃云應繞杜陵莊。
高明若韓蘇,方正如君實。太山當面前,瞠目不能識。誰能不由戶,可怪亦可惜。得若在家庭,迷殆胡越隔。向微程朱子,出手為開辟。我輩白日中,夜行至今日。
貧舍無旨蓄,種圃治寒蔬。縱橫數席間,灌溉亦勤劬。積雨有新甲,時摘付中廚。何勞樊遲學,當問漢陰夫。
后端陽六日,梅雨收晴,乍炎天氣。阿母當年,罷瑤池佳會。排遣雙成,屏除青羽,自降居塵世。為帝生賢,儲祥孕秀,作文章瑞。自古人言,陶孟母賢,文行曹家,衣冠苗裔。誰似夫人,子龍頭鼎貴。此去相從,道山蓬島,鎮長生久視。卻笑問平反,但不作,漢家嚴吏。
有有必有無,無無乃無跡。憧憧一世中,草草百年客。何能強解事,穿鑿辨堅白。醉臥蓬蓽秋,落葉深一尺。
羊棧雞塒接,蔬畦麥壟傍。蝸涎書老壁,苔陣澀高廂。家有青緗學,兒傳急就章。未甘騎瘦馬,跳蚤事乾忙。
浮生老矣。尚不離寸步,真好嬉子。鏟跡歡場,埋照窮鄉,偏偏無計回避。虛堂結得牢愁伴,盡不問、人閒何世。要借他、常寂光中,與證萬千心事。潭底鐙前鏡里。即空亦即色,隨分游戲。勸飲長庚,贈句泉明,忍仿前賢高寄。年年顧爾傷遲暮,祗獨立、不慚非易。笑達摩、我相猶存,枉惹幾多塵滓。
老夫高臥文殊臺,拄杖夜撞青天開。散落星辰滿平野,山僧盡道佛燈來。
新月掛林梢,暗水鳴枯沼。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欲寄新聲問采菱,水闊煙波渺。
梵剎斜陽里,孤舟系水濆。竹林幽把袂,蘭若凈論文。古碣橫蒼靄,疏鐘出亂云。寧知虎溪上,一笑是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