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誰言吾道拙謀身,買得青山絕世塵。薖軸難忘須是癖,簞瓢猶在末全貧。林泉不用疑逋客,鹿豕何妨狎野人。獨恨向平休不蚤,幾年兒女負松云。
歷歷仙原隔翠嵐,幽人杖屨總相諳。花間流水通泉穴,云外攢峰秘石巖。得意流連呼鶴舞,閒情來往約僧談。生涯剩有長镵在,耕遍煙霞不戒貪。
誰言吾道拙謀身,買得青山絕世塵。薖軸難忘須是癖,簞瓢猶在末全貧。林泉不用疑逋客,鹿豕何妨狎野人。獨恨向平休不蚤,幾年兒女負松云。
歷歷仙原隔翠嵐,幽人杖屨總相諳。花間流水通泉穴,云外攢峰秘石巖。得意流連呼鶴舞,閒情來往約僧談。生涯剩有長镵在,耕遍煙霞不戒貪。
誰說我的處世之道笨拙?我買下青山遠離塵世紛擾。書齋難以忘懷原是癖好所致,簞食瓢飲仍在不算完全清貧。山林泉石不必懷疑我是逃隱之人,鹿豬之類不妨親近這山野閑人。只恨向平未能早作打算,多年因子女之事辜負了松間云色。仙鄉(xiāng)原野歷歷在目,被翠色山嵐阻隔,幽居之人的行止都已熟悉這里。花間流水通向泉眼洞穴,云外群峰隱藏著石崖險巖。得意時流連山水,呼喚仙鶴共舞;閑適時往來山中,約請僧人清談。生涯中只剩長柄的掘土工具,耕遍煙霞勝景也不戒這‘貪念’。
拙謀身:不善為自身謀劃。
絕世塵:遠離塵世。
薖(kē)軸:指書齋,代指讀書生活。薖,古指巢居;軸,書卷。
簞瓢:《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代指清苦生活。
逋(bū)客:避世隱居的人。
鹿豕(shǐ):鹿和豬,泛指山野動物。
向平:東漢向長(字子平),《后漢書》載其子女婚嫁畢,遂遍游名山大川,此處代指完成子女責任。
蚤:通‘早’。
杖屨(jù):手杖和鞋子,代指行止、足跡。
長镵(chán):長柄的掘土工具。
煙霞:代指山水勝景。
此詩應為作者退隱或選擇幽居時所作。詩中‘買得青山’‘幽人杖屨’等句,反映其主動遠離世俗、歸依自然的選擇,或與厭倦官場、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相關,創(chuàng)作背景當為對隱逸生活的實踐與詠嘆。
全詩以‘卜居’(選擇居所)為主題,通過描繪山林幽居的環(huán)境、生活與心境,表達對隱逸之樂的珍視。前半首略含遺憾,后半首轉向滿足,整體風格沖淡,于平淡中見超脫,是詠隱逸生活的佳作。
萬頃寒光一席鋪,冰輪行處片云無。 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
如簧巧囀最高枝,苑樹青歸萬縷絲。 玉輦不來春又老,聲聲訴與落花知。
塔影初收日色昏,隔墻人語近甘園。 南山游遍分歸路,半入錢唐半暗門。
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待伴痕邊分草色,鶴驚碎玉吸闌干。
九鎖山寒玉作圍,紅塵世事可曾知。 峰回似覺前無路,身到因思舊有詩。 云掩巖扉龍蟄冷,月明華表鶴歸遲。 梅花笑我真迂闊,踏雪重游臘盡時。
避暑人歸自冷泉,步頭云錦晚涼天。 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旋買船。
塔邊分占宿湖船,寶鑒開匳水接天。 橫玉叫云何處起,波心驚覺老龍眠。
雁蕩接臺山。秋來最好看。壽星明、高現(xiàn)云端。八月初弦三日里,□二老、福人間。 玉節(jié)近天顏。東西兩路安。祝蒼松、節(jié)勁根蟠。相漢元勛蕭第一,留次位、著曹參。
當時心事已相關,雨散云飛一餉間。 便是孤帆從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暮云飛斷。潮落吳江岸。憶昔佳人愁思漫。那更樓頭聞雁。此時有意還成。爭知惱殺蘭卿。畫作碧梧蒼石,至今圖得風聲。
玉女峰臨二曲流,刳心學道幾春秋。 東風不信心如鐵,卻放石楠花滿頭。
恰則元宵,燦萬燈、星球如晝。春乍暖、化工未放,十分花柳。和氣并隨燈夕至,一時鐘作人間秀。問煙霄、直上舌含香,文摛繡。 命世杰,調元手。荊楚地,淹留欠。看日邊追詔,印垂金斗。翠竹蒼松身逾健,蛾兒雪竹論人如舊。愿湘江、卷入玉壺中,為公壽。
得毛韓經學。振祖風,挺挺凌煙勛業(yè)。文章世為甲。果妙齡秀發(fā),薦膺衡鶚。名登雁塔。訪梅仙,種河陽桃李,從茲兩綰銅符,多少吏民歡洽。 慶愜。歸來整頓,松竹笑傲,武夷溪壑。韶光恰匝。清明過了旬浹。喜當初度日。稱觴春酒,一飲紅生雙頰。愿兒孫,世襲簪纓,代常不乏。
水際輕煙,沙邊微雨。荷花芳草垂楊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紅箋,淚題錦句。西湖豈憶相思苦。只應幽夢解重來,夢中不識從何去。
正落花時節(jié),憔悴東風,綠滿愁痕。悄客夢驚呼伴侶,斷鴻有約,回泊歸云。江空共道惆悵,夜雨隔篷聞。盡世外縱橫,人間恩怨,細酌重論。 嘆他鄉(xiāng)異縣,渺舊雨新知,歷落情真。匆匆那忍別,料當君思我,我亦思君。人生自非麋鹿,無計久同群。此去重銷魂,黃昏細雨人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