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提督鐵騎
百里金戈競路斜,
紛紛鐵騎亂如麻。
無端呫嗶咿唔者,
也曳藍袍候使車。
百里金戈競路斜,
紛紛鐵騎亂如麻。
無端呫嗶咿唔者,
也曳藍袍候使車。
百里長路上,金屬兵器的反光在斜路上競相閃爍,眾多鐵騎紛亂如麻。那些無緣無故只會小聲吟誦的文人,也拖著藍色長袍等待長官的車駕。
金戈:金屬制成的兵器,此處代指騎兵的裝備。
鐵騎(tiě jì):披掛鐵甲的戰馬,借指精銳的騎兵部隊。
呫嗶(tiè bì)咿唔:形容讀書時小聲吟誦的聲音,此處指只會埋頭讀書的文人。
曳(yè):拖、拉。藍袍:古代未入仕文人的常服,代指普通文人。
使車:長官的車駕,此處指提督的儀仗車輛。
詩中‘提督’為明清時期武職官名,推測創作于明清時期。詩人可能在觀察提督閱兵或出行時,目睹文人刻意迎合武官的場景,有感而發。
此詩通過觀提督鐵騎的場景,對比武人行動的剛健與文人候駕的局促,暗含對文人脫離實際、攀附官場的批評,語言質樸而諷刺含蓄,展現對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
皎皎冰肌瘦,翛翛鳳尾清。眾芳搖落后,同保歲寒盟。
游仙一曲夢初回,依舊江南鼎鼐才。歲晚應嫌太孤寂,未妨隨俗引三杯。
孤客思家坐似瘖,溪風吹樹為悲吟。溪中流水深千尺,未抵慈親憶子心。
柴扉在深木,無人晝不關。山圍修竹罅,泉鳴亂石間。倚杖玩蒼翠,臨風聽潺湲。一瓢掛高樹,日暮灌花還。
芳園連梓里,秀色總堪憐。簾上東巖日,窗含妙峒煙。柴桑新植柳,華岳舊栽蓮。千載王摩詰,空令畫輞川。
玉殿何勞定等差,弟兄俱是老涪家。季方也與新名字,免得人呼作玚花。
風掃云臺霽色微,一飄殘絮濕人衣。我知春日漸行遠,瘦了青山可再肥。
四海交游老盡非,如君年少又相違。申明亭下煙花暝,惟有泉流送客歸。
不去待何年。春心陌路邊。看流紅、逝水連天。欲挽高枝商暫住,風共雨,正茫然。修到作飛綿。關山路萬千。任枝南、枝北啼鵑。便化浮萍應不悔,隨日影,到虞淵。
每向豳居玩物情,卻憐野鳥解催耕。雨收江上一犁足,風動林梢兩個鳴。如入畫圖供賦詠,莫將思怨起陰晴。紀官此日無人問,秪問今秋萬寶成。
朔風曉寒天地白,將軍打圍千騎列。南山老獸工避人,穿厓蔽木蹤不滅。地窮怒躍戟亂沖,千丈瑤峰盡成血。卻懸駝背歸入城,不見斕斑見白額。
老松翠柏綠陰古,時聞暗香隱梅塢。新篁迎雨嘯碧云,夢入山陰千尺頫。度梁乳燕驚蟾蜍,螢星飛盡墻陰舞。穆然靜慮休空寮,百王禮樂循簋簠。咫尺聲靈鎮舊邦,遙望閟宮思桑土。干云勁節洵良朋,好手調羹為溉釜。我戰則克祭受福,庶以恪恭報明主。
舊典司番禮,新乘郡守車。問名俱不沗,遷秩定何如。父老看行蓋,君王想諫書。徵黃會有詔,早晚下宸居。
九地一陽今漸回,道傍山寺獨徘徊。拾薪煮茗消馀日,刻竹題詩試老才。黃紙正懸天下望,錦衣遙為故人來。一時歡動滄洲客,潦倒江亭白酒杯。
空墻碧水芳菲處,泣盡胭脂恨不銷。不遣二妃陪舜葬,故應淚沁雪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