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 題錢曉廷紫藤花畫冊
葉成圍,枝掛粉,春老尚妍麗。遮蓋迥廊,風漏暖香膩。怪他燕夢醒來,蝶魂尋到,都傍著、畫檐飛起。
暮煙細。人在瓔珞中間,吟欄共誰倚。架誤秋千,紅透綠陰里。便教過了芳時,午簾消暑,還借得、一篷涼翠。
葉成圍,枝掛粉,春老尚妍麗。遮蓋迥廊,風漏暖香膩。怪他燕夢醒來,蝶魂尋到,都傍著、畫檐飛起。
暮煙細。人在瓔珞中間,吟欄共誰倚。架誤秋千,紅透綠陰里。便教過了芳時,午簾消暑,還借得、一篷涼翠。
葉子已長成一片,枝條上掛著粉色花朵,暮春時節(jié)依舊艷麗。紫藤遮蓋著回廊,暖香從風中漏出,濃郁而甜美。怪哉,燕子從夢中醒來,蝴蝶尋香而至,都繞著畫檐飛舞。傍晚的煙霧細細裊裊。人置身在如瓔珞般的紫藤花中,靠著欄桿吟詩,身旁卻無人相伴。紫藤架誤作了秋千架,紅花在綠陰里顯得格外鮮艷。就算過了花開時節(jié),中午放下簾子消暑,還能借得這一篷清涼翠綠。
春老:暮春時節(jié)。
迥廊:曲折的回廊。
瓔珞:本指美玉串成的裝飾品,這里形容紫藤花垂掛的樣子。
芳時:花開的時節(jié)。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作者在暮春時節(jié)看到錢曉廷所畫的紫藤花畫冊,被畫中景致吸引,觸景生情而創(chuàng)作此詞,當時心境或許既有對美景的欣賞,也有一絲孤獨。
此詞主旨是描繪暮春紫藤花的艷麗景致并抒發(fā)情感。特點是意象優(yōu)美、意境清幽,語言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詞人描繪自然之美的能力和細膩情感。
匣上生光影,毫際起風流。本持談妙理,寧是用椎牛。
朝朝整駕趁星光,細想吾生有底忙。 疲馬可憐孤月照,晨雞一破萬山蒼。 曰歸曰歸歲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風力勁,何當吹我送君旁。
高嵋山下是儂家,歲歲年年斗物華。 老柏有情還憶我,天桃無語自開花。 幾回南國思紅豆,曾記西風院碧紗。 最是故園難忘處,待等亭畔路三叉。
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 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
為傳檄事:逆賊洪秀全楊秀清稱亂以來,于今五年矣。荼毒生靈數(shù)百余萬,蹂躪州縣五千余里,所過之境,船只無論大小,人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擄入賊中者,剝取衣服,搜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男子日給米一合,驅之臨陣向前,驅之筑城浚濠。婦人日給米一合,驅之登陴守夜,驅之運米挑煤。婦女而不肯解腳者,則立斬其足以示眾婦。船戶而陰謀逃歸者,則倒抬其尸以示眾船。粵匪自處于安富尊榮,而視我兩湖三江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也。
自唐虞三代以來,歷世圣人扶持名教,敦敘人倫,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粵匪竊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自其偽君偽相,下逮兵卒賤役,皆以兄弟稱之,謂惟天可稱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買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士不能誦孔子之經(jīng),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shù)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自古生有功德,沒則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雖亂臣賊子窮兇極丑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廟,張獻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粵匪焚郴州之學宮,毀宣圣之木主,十哲兩廡,狼藉滿地。嗣是所過郡縣,先毀廟宇,即忠臣義士如關帝岳王之凜凜,亦皆污其宮室,殘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朝不焚,無像不滅。斯又鬼神所共憤怒,欲一雪此憾于冥冥之中者也。
本部堂奉天子命,統(tǒng)師二萬,水陸并進,誓將臥薪嘗膽,殄此兇逆,救我被擄之船只,找出被脅之民人。不特紓君父宵旰之勤勞,而且慰孔孟人倫之隱痛。不特為百萬生靈報枉殺之仇,而且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
是用傳檄遠近,咸使聞知。倘有血性男子,號召義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為心腹,酌給口糧。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橫行中原,赫然奮怒以衛(wèi)吾道者,本部堂禮之幕府,待以賓師。倘有仗義仁人,捐銀助餉者,千金以內,給予實收部照,千金以上,專摺奏請優(yōu)敘。倘有久陷賊中,自找來歸,殺其頭目,以城來降者,本部堂收之帳下,奏受官爵。倘有被脅經(jīng)年,發(fā)長數(shù)寸,臨陣棄械,徒手歸誠者,一概免死,資遣回藉。在昔漢唐元明之末,群盜如毛,皆由主昏政亂,莫能削平。今天子憂勤惕厲,敬天恤民,田不加賦,戶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討暴虐無賴之賊,無論遲速,終歸滅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爾披脅之人,甘心從逆,抗拒天誅,大兵一壓,玉石俱焚,亦不能更為分別也。
本部堂德薄能鮮,獨仗忠信二字為行軍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長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難各忠臣烈士之魂,實鑒吾心,咸聽吾言。檄到如律令,無忽!
陰山側畔月如霜,不為吟猿斷殺腸。 折得橙花無處賞,帶枝分與棹船郎。
憶闌亭佳致,從憲長,剩追尋。問開花高山,晉祠流水,誰是知音。雖無鳳笙龍管,勸行杯、時有不弦琴。馬首家家明月,眼前處處禪林。一觴一詠暢懷襟。塵世任浮沉。莫論興亡,休爭人我,且樂歡心。韶華豈能常在,又斜陽、西下暮云深。好袖東風歸去,春宵一刻千金。
叢桂在庭前,與子昔同植。 風霜昨夜緊,晨起視顏色。 庭樹已凋落,桂枝一何直。 亮節(jié)自中懷,貞性非外飾。 對之思所親,俯案不能食。 一日十二時,萬慮在一刻。 寄詩非盡言,聊用明相憶。
淺淺銀河畫遠秋。西風吹動小簾鉤。冷螢照我獨登樓。
新月三分誰管領,一分涼思一分愁。一分閑在柳梢頭。
東南六月多炎暑,遠道胡為太子來。 宮旆拂云何地出,樓船入海幾時回。 滄溟渤海魚龍混,錦里江山草木哀。 田野布衣空有賦,莫憑徐市問蓬萊。
飛騎經(jīng)巴棧,鴻恩及夏臺。將從天上去,人自日邊來。 此處金門遠,何時玉輦回。早平關右賊,莫待詔書催。
馳驅徒步問民饑,似我寒儒負笈時。 偪仄荒村隨戶到,蕭疏幾屋有煙炊。 平林帶暝投山驛,蒼鬢衛(wèi)寒濕雨絲。 野老不知巡歷至,相逢爾汝話家私。
梅花褪雪。賞心莫使慵歡悅。大家且恁同攀折。余蕊殘英,偏稱淡籠月。 當初相見花初發(fā)。如今花謝人離缺。一年又比一年別。惟有花枝,只似舊時節(jié)。
聲促銅壺,灰飛玉琯,夢驚偷換年華。江南芳信,疏影月橫斜。又喜椒觴到手,寶勝里、仍翦金花。釵頭燕,妝臺弄粉,梅額故相夸。 隼興,人未老,東風裊裊,已傍高牙。漸園林月永,疊鼓凝笳。小字新傳秀句,歌扇底、深把流霞。聊行樂,他時畫省,歸近紫皇家。
小夫智解短,錐刀競其身。 養(yǎng)志與養(yǎng)體,孰為能事親。 堂堂父母軀,浩浩仁義貧。 此貧不以道,此樂豈非真。 我知我天分,人言葛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