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揚子舟中
木蘭此日泛秋清,去去潮生兩岸平。
杜若洲前飛鷺急,芙蓉江上浴鷗輕。
開函欲檢觀濤賦,卷幔翻含擊楫情。
正值斜陽方獨酌,舟人指點石頭城。
木蘭此日泛秋清,去去潮生兩岸平。
杜若洲前飛鷺急,芙蓉江上浴鷗輕。
開函欲檢觀濤賦,卷幔翻含擊楫情。
正值斜陽方獨酌,舟人指點石頭城。
今日乘木蘭舟在秋日的清波上泛行,隨著船行潮水涌起兩岸變得平整。杜若洲前白鷺急速飛過,芙蓉江上白鷗悠閑地戲水。打開書函想要查看觀濤的賦文,卷起帷幔心中涌起擊楫的豪情。正趕上夕陽西下獨自飲酒,船夫指著遠處的石頭城。
木蘭:木蘭舟,用木蘭樹造的船,后用作船的美稱。
杜若:一種香草。
觀濤賦:可能指枚乘的《七發》中觀濤的部分。
擊楫情:祖逖渡江北伐中流擊楫的豪情壯志。
石頭城:故址在今江蘇南京清涼山一帶。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秋日乘船于揚子江上,看到江上景色,聯想到古人的事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在旅途中有了這樣的創作心境。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江上的景色,展現了詩人閑適與豪情交織的心境。詩中巧妙運用意象和典故,提升了詩歌的內涵,在寫景抒情詩中具有一定特色。
繡嶺行不極,盤山霄漢長。誰將釣渭意,同寄雁湖傍。野宿雀芋飯,巖居木槿墻。晨征莫相失,云氣正茫茫。
許種飛霞竹,仍求甌浦梅。思鄉常夢寐,報國乏涓埃。玉葉裁云膾,榴花染雪醅。朝三吾已定,謫百便來歸。
清愁幽恨不禁春,寂寞池塘雪意昏。寄語高樓莫吹笛,夜寒留取伴龍孫。
下馬入山寺,空林秋氣豪。佛靈跡在石,僧老耳垂毫。松倚西風瘦,峰銜北嶺高。絕塵驚物靜,彌覺一生勞。
發白垂將遍,眸青尚可觀。往年筋力異,來日杖頭寬。禪寂終宵盡,房櫳薄暑寒。豈堪貪茗盌,更使夕陽殘。
青山上無極,白云冠其顛。旭日照高林,丹碧何鮮妍。中有學仙者,冥棲遺世緣。天風鼓海濤,和以朱絲弦。斸苓采白石,汲澗煮清泉。揮手謝時人,飛行凌紫煙。
桑麻生暝煙,沙磧露晴雪。盡日不見人,涼蟬自嗚咽。
臨岐握手莫欷歔,白酒黃雞樂有余。若使徒斟建業水,可能贏得武昌魚。
一家一只橛頭船,郎撥雙橈妾采蓮。八月紅菱九月芡,秋風歲歲熟湖田。
峨峨丹丘穴,千仞臨駭谷。攢石象麗宇,飛泉冒靈木。日月旋其阿,霞霧草間伏。倏忽冷風飄,珍禽翔躑躅。仙人浮空下,紫童雙玄鵠。長笑秋蘭馨,四體美豐玉。顧我粲然笑,長跪授秘箓。其語可得聞,其人誰能逐。愿為飆車輪,展轉竟心曲。
日晚白河上,千官向此留。天光臨御幄,云氣護宸旒。柳外輪蹄集,山頭獵火收。故人同寢食,夜語獨綢繆。
容日尋芳入,蓬山幾洞春。傍林花作友,倚樹月隨人。松石寒相映,冰霜晚見親。湖山雖勝事,不斷冶游塵。
海薪不論錢,何苦憂無炭。
密林高聳衛招提,屏障天然望眼迷。閃閃紅星臨寶座,泠泠玉磬換金鼙。祇園大震風雷激,圣地重來日月暌。指點孑遺憑吊處,七弦聲伴百靈啼。
使星齊下邑,巷樹魯東家。小立匏尊具,清言布帽斜。援琴為山水,倚杖即云霞。暫失人間態,風塵到自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