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季天中給諫 其一
遷客音書隔歲回,窮交萬里塞垣來。
短裘射虎陰山暮,霜管題詩獨石開。
遼海沙寒沈劍佩,淮南木落隱樓臺。
關門生入應青鬢,不待班昭疏屢裁。
遷客音書隔歲回,窮交萬里塞垣來。
短裘射虎陰山暮,霜管題詩獨石開。
遼海沙寒沈劍佩,淮南木落隱樓臺。
關門生入應青鬢,不待班昭疏屢裁。
被貶謫的友人音信隔年才傳回,我們這貧賤之交從萬里外的邊塞而來。他身著短裘在陰山暮色中射虎,在獨石口用霜管題詩。遼海沙寒,他的劍佩仿佛沉入沙中;淮南樹葉飄落,樓臺也隱隱約約。他應當會在青春尚在時從關門平安歸來,不必等像班昭那樣多次上書求情。
遷客:被貶謫到外地的官員。
窮交:貧賤之交。
塞垣:邊塞。
短裘:粗陋的皮衣。
陰山:山脈名,在今內蒙古中部。
霜管:指毛筆。
獨石:即獨石口,在今河北赤城縣北。
遼海:泛指遼東濱海之地。
沈:同“沉”。
淮南:淮河以南地區。
關門生入:用班超“但愿生入玉門關”典故,指活著回到內地。
班昭疏:班昭曾為其兄班固上書皇帝,請求釋放班固。這里指為友人上書求情。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遷客”可知友人是被貶謫到邊塞,詩人在遠方牽掛友人,寫下此詩表達關切與期望。當時可能政治環境較為復雜,官員被貶現象時有發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被貶友人的牽掛與祝福。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描寫邊塞景象和運用典故,生動展現友人處境并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真摯的友情。
驅車城東隅,訪我幽人居。憶昔共君話,勝讀十年書。別來未兩月,相見訝清癯。君病身未健,我學愧多疏。仰視日移晷,清談良足娛。徐徐清風襟,皎皎明月燭。羨君修晨昏,萱堂延百福。我登高賢庭,滫瀡聞香馥。無官孰羈身,有書足飽腹。此樂傲三公,可以怡幽獨。時來聽足音,開徑延修竹。
有約臨滄訪翠微,踏晴林鶴故相依。小山叢桂花初密,佳節重陽菊尚稀。月轉半岡催送酒,風回別樹笑傳衣。不禁短榻孤眠外,猶起高情數啟扉。老愛登臨足力微,少林桃竹轉深依。重陽物候今能減,四妙風流眼似稀。把菊近鄰還送酒,對床有客感留衣。最憐薄晚青山色,獨對床前白板扉。
西臺忽報獎書來,蔀屋窮檐笑口開。久念吾人多疾苦,重勞方寸日圖回。持循六事昭公道,論列諸司表俊才。亦恐重離懷抱去,郎星夜夜燭三臺。茅檐桑柘覆新青,何限薰風入戶庭。百里爐錘荷真宰,幾年憔悴樂更生。戴星治亦彈琴治,冰鑒明于寶鑒明。三嘆賢侯并豸史,茂勞旌獎浹輿情。饋餉千鐘蒐脫粟,遮洋萬斛采龍驤。人于遇變才難展,志在宜民計便良。墟落耕桑知愷悌,宮墻日月見文章。明時簡用收時望,正籍霜臺為發揚。摧霜厭雪愁枯落,滴露和煙喜發生。弱草應知麟不踐,偃風曾記虎橫行。試看邑里勤生事,更聽弦歌起頌聲。剩有循良堪采薦,不妨知己重垂名。
乘涼檐下樂融融,巷口街頭笑語濃。拂面清風消溽暑,長天月色照高空。
山外仙山塵不到。碧玉闌干,稀見香車造。花落酒徒無處鬧。一雙胡蝶粘芳草。漠漠天涯遲遠耗。聽罷黃鶯,又復蟬聲噪。綠鬢漸凋春漸老。年年只祝人長好。
南山寧可佃,風雨破籬侵。聊有閉門樂,毋忘抱甕心。故人中夜至,村味歲寒深。微笑杜陵老,猶勞菜把吟。
舊踏龍泉有屐痕,今來西閣閱朝昏。層軒歷落峰巒入,疊嶂森嚴日月吞。瀑水時飛巖際雨,怪松皆走石間根。幽奇兩擅應雄長,一字為褒須更論。
三疊曲,四愁詩。心事少人知。西風未老燕遲歸。巢冷半乾泥。流紅句,回文字。除燕知,誰能記。一聲恰到畫樓西。云壓小鴻低。
六人相聚會時康,著甚來由不放狂。遍地園林同已有,滿天風月助詩忙。文章高摘漢唐艷,騷雅濃薰李杜香。水際竹邊閑適處,更無塵事只清涼。
森森古樹鳥頻聲,靜喚春深入勝形。漫覺憂時孤夢遠,敢云去國一身輕。半生事業卑題柱,一曲滄浪有灌纓。萬里瞻依天北極,五云晴絢日邊明。
池陽郁郁大江隅,近擁金陵勢夐殊。靈秀總輸獅子嶺,元精應為異賢儲。彤云長愛護毬峰,神女游珠雅自同。我欲御風橫鐵笛,弄高山月答歌鐘。芳菲何限競春先,唯有芝英俟慶妍。聞道貴池連帥府,一年三秀錦堂前。清門佳氣發祥時,沖斗籠煙似曉曦。樹德從來葉天道,不煩詹尹更稽疑。滉漾澄秋月一圍,溪花隱約淡朝暉。臨流偶縱知魚樂,露濕金光草葉衣。江上茲山與岳尊,騰猿回鶴謾紛紛。簾端矗矗群峰翠,一笑真同列戟分。明珠迸落玉盤深,松葉翻濤度遠林。一奏未終天地白,人間徒想洞庭音。蜀客休誇石鏡平,巨靈親置白云庭。老龍化作髯翁坐,呼吸雷風寂不驚。一夜江南少女霜,楓飄丹葉滿斜陽。兒童不信秋容晚,卻道青山也艷妝。草堂曾詠古楸涼,幾席頻隨野老忙。何似面槐傳勝事,主人名位近丞郎。滴酒刲牲社令前,當時冠玉最英年。枌榆陰凈將簫鼓,好是江南燕子天。茅屋雞聲隔短墻,手栽松竹看分行。久要我自憐清韻,風入長林廣樂張。
海波不作,水天外、一望茫然無際。萬頃琉璃人倒影,濯盡脂香粉膩。振袖臨風,飛觴酹月,大有髯蘇意。銅琶鐵板,許儂也吐豪氣。休為萍泊他鄉,故園荊棘,滿腹生牽系。屈指年華過半百,須識浮生如寄。歷盡艱難,從今應悟,離合悲歡理。學書學劍,有兒幸亦磨厲。
賓榻勤初設,詩筒辱屢傳。一嗟云霧隔,坐閱歲時遷。埋玉俄成恨,乘風想已仙。終當挽行紼,長慟穗帷前。
法如日月食于私,別立條流但售欺。世有龍鐘周伏柱,不忘數典是吾師。
東風滿天地,貧家獨無春。負薪花下過,燕語似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