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歷六年永州衛屯丁保狀歌
西南殘局支龍虎,天香吹墜安隆所。
時在民餐竹實年,征徭難緩屯田戶。
剩牘飄零紀僣朝,瀟江烏合尚喧囂。
晉王空慕沙陀節,一入滇池焰盡消。
西南殘局支龍虎,天香吹墜安隆所。
時在民餐竹實年,征徭難緩屯田戶。
剩牘飄零紀僣朝,瀟江烏合尚喧囂。
晉王空慕沙陀節,一入滇池焰盡消。
西南抗清的殘局中各方勢力如龍虎爭斗,象征皇權的天香飄落至安隆所。當時百姓只能以竹實為食,而屯田戶的征徭卻難以延緩。遺留的文書記錄著這個被視為僭越的朝廷,瀟江一帶烏合之眾還在喧囂。晉王徒然仰慕沙陀人的氣節,一進入滇池后其氣勢就完全消散了。
西南殘局:指南明在西南地區的抗清局勢。
天香:象征皇權。
安隆所:地名。
民餐竹實年:指百姓生活困苦,只能以竹實為食的艱難時期。
征徭:賦稅和徭役。
剩牘:遺留的文書。
僣朝:被認為是僭越正統的朝廷,這里指南明政權。
瀟江:河流名。
晉王:指李定國。
沙陀節:沙陀人在歷史上有忠義等氣節,這里借指晉王所慕的氣節。
滇池:湖泊名
永歷六年處于南明時期,當時南明政權在西南地區苦苦支撐,面臨清軍的強大壓力。百姓生活困苦,而朝廷仍有征徭。李定國等抗清勢力雖有抗爭,但局勢逐漸不利。詩人在此背景下創作此詩,記錄當時的局勢和感慨。
此詩主旨是反映南明永歷六年的局勢,包括百姓困境、抗清勢力的狀況等。其特點是用簡潔語言描繪歷史場景和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它為研究南明時期的文學和歷史提供了一定資料。
樓橫北固,盡日厭厭雨。欸乃數聲歌,但渺漠、江山煙樹。寂寥風物,三五過元宵,尋柳眼,覓花英,春色知何處。落梅嗚咽,吹徹江城暮。脈脈數飛鴻,杳歸期、東風凝佇。長安不見,烽起夕陽間,魂欲斷、酒初醒,獨下危梯去。
八陣功成妙用藏,木牛流馬法俱亡。 后來識得常山勢,縱有桓溫恐未詳。
垂虹亭下扁舟住。松江煙雨長橋暮。白纻聽吳歌。佳人淚臉波。 勸傾金鑿落。莫作思家惡。綠鴨與鱸魚。如何可寄書。
大明御宇臨萬方,——李顯 顧慚內政翊陶唐。——皇后 鸞鳴鳳舞向平陽,——長寧公主 秦樓魯館沐恩光。——安樂公主 無心為子輒求郎,——太平公主 雄才七步謝陳王。——溫王重茂 當熊讓輦愧前芳,——上官昭容 再司銓筦恩可忘。——崔湜 文江學海思濟航,——鄭愔 萬邦考績臣所詳。——武平一 著作不休出中腸,——閻朝隱 權豪屏跡肅嚴霜。——竇從一 鑄鼎開岳造明堂,——宗晉卿 玉醴由來獻壽觴。——明悉獵
圖書一室。香暖垂簾密。花滿翠壺熏研席。睡覺滿窗晴日。 手寒不了殘棋。篝香細勘唐碑。無酒無詩情緒,欲梅欲雪天時。
籩豆簠簋,黍稷非馨。懿茲彝器,厥德惟明。 金石匏革,以和以平。繇此無體,期乎永寧。
斷腸人去春將半。半將春去人腸斷。歸客倦花飛。飛花倦客歸。小窗寒夢曉。曉夢寒窗小。誰與畫愁眉。眉愁畫與誰。
一蓑一笠一孤舟,萬里江山獨自游。 有人問我紅塵事,笑入蘆花不點頭。
登樓遙望秦宮殿,茫茫只見雙飛燕。渭水一條流,千山與萬丘。 野煙籠碧樹,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
桐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蟪蛄鳴。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桐樹 一作:梓樹;蟪蛄 一作:草蟲)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方仞云峰護一山,九天風露透衣寒。 固知仙境多靈跡,莫向枰棋著意看。
拋盡榆錢,依然難買春光駐。依春無語,腸斷春歸路。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長亭暮,亂山無數。只有鵑聲苦。
苜蓿闌干滿上林,西風殘秣獨沉吟。遺臺何處是黃金? 空闊已無千里志,馳驅枉抱百年心。夕陽山影自蕭森。
操似青松潔似{上艸下賓},頌言忠信匪為嚚。 水分銀漢浸江浙,城擁天臺控粵閩。 人向少時宜娓娓,德于進處更兟兟。 聊翁聞有侯鯖味,昨夜宵人已目瞤。
人生能幾相逢,百年四海為兄弟。舊時青眼,今番白發,年華隕涕。春更無情,拋人先去,楊花無蒂。況江程漸短,別期漸緊,須重把、蘭舟系。幸自清江如帶,指黃壚、流鶯聲細。滄波如許,平蕪何處,明朝迢遞。何預興亡,不如休去,墻陰挑薺。且相期共看,蓬萊清淺,更三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