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謝丈游小東山別墅賦呈二首 其一
別墅云梯上,肩輿入薜蘿。
新晴巖氣暖,積雨瀑流多。
好鳥啼芳樹,游魚戲綠波。
物情欣有托,余亦憩山阿。
別墅云梯上,肩輿入薜蘿。
新晴巖氣暖,積雨瀑流多。
好鳥啼芳樹,游魚戲綠波。
物情欣有托,余亦憩山阿。
別墅建在如云梯般的高處,我坐著轎子進入了長滿薜荔女蘿的地方。雨后初晴,巖石散發著溫暖的氣息,多日降雨使得瀑布水流充沛。美麗的鳥兒在芬芳的樹上啼叫,游動的魚兒在綠色的水波中嬉戲。萬物欣然有所依托,我也在山的彎曲處休息。
肩輿:轎子。
薜蘿:薜荔與女蘿,常指隱者的服飾或住所。
巖氣:巖石散發的氣息。
物情:萬物的情狀。
山阿:山的彎曲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陪同謝丈游覽小東山別墅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身處寧靜的山林,被自然美景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小東山別墅周邊的自然美景,突出了景色的清新宜人。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表達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情感。
隱吏皆非謾誨潛,夜燈花落廣文檐。招尋月月攜連璧,不用船中覓孝廉。
四月江鄉暑尚微,林寒老客未更衣。復愁刈麥雨不止,況是索租人正饑。谷秧出水青青短,筀筍登盤個個肥。門外泥深無轍跡,相從莫怪出村稀。
惕厲日乾乾,潛蟠或躍淵。伐謀參上策,受鉞總中堅。田訟歸周日,民謠戴舜年。風云自冥感,嘉會翼飛天。
未離西乾,惡聲已布。面壁九年,一場敗露。咦,不知賺卻多少兒孫,直至如今釘樁搖櫓。
提壺蘆能送好聲,客來長是及門迎。惜花待著連天幕,賭酒須翻卷海觥。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漱玉鳴珠七里灘,到今猶照客星寒。盧奴有水徒千頃,未得高賢一瞬看。
小結作屏幃,翠色日蔥茜。宛宛如云屯,亭亭當戶見。常凌風雨交,不逐朝暮變。深秋搖落時,猶可勝一面。
杯盤豐腆勝陶令,園沼繁華減白家。惆悵佳辰掩蓬蓽,不陪高會賞鄰花。
扁舟徑入。嘆岸桃落盡,春已無跡。密密疏疏,聽雨留殘,溪光軟護寒碧。紅裳翠佩年時事,忽猛憶、段家橋側。又屋梁、日影驚人,卻照蠡窗正白。分付云林筆底。惠連定念我,江漢羈客。笠屐來還,曲港年年,飽領薰風消息。最憐萬綠先秋霣,剩一縷、夢痕重覓。料對床、相與披圖,未免客袍同濕。
將軍此腹忍饑慣,時事乃爾當何如。百骸受病憊甚矣,微此一脈民其魚。
擇術須精守須正,一入他蹊即迷阱。于陵廉士古推先,賴我鄒翁藥其病。舊途狂客湖湘兒,力稱仲子如君為。行路茫茫瞇雙目,一施一嫫爭妍媸。胸中繩墨宜深炳,曲直千行俱整整。摩娑斗酒老盱江,醉殺少年猶不省。
屈曲云根屋旋移,下窺鴛瓦碧參差。不須欲速求儳路,自地升天理合遲。
春色重簾外,笙歌晝未闌。屏開回白鶴,席上舞青鸞。浥露金芝秀,凌云玉樹寒。冰桃漫留核,方朔已偷殘。
倚天巉絕玉浮圖,肯與彭郎作小姑。獨秀江南知有意,要三二別四三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