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雜感四首 其二
天風吹雪片,大者如飛鷗。
豈惟平溝坑,直恐薶馬牛。
百錢買薪蒸,千錢贖褐裘。
雖無狐貉溫,要免溝壑憂。
小兒為我言,幸可具杯甌。
園蔬亦復佳,過足翁豈求。
天風吹雪片,大者如飛鷗。
豈惟平溝坑,直恐薶馬牛。
百錢買薪蒸,千錢贖褐裘。
雖無狐貉溫,要免溝壑憂。
小兒為我言,幸可具杯甌。
園蔬亦復佳,過足翁豈求。
天空中狂風卷著雪花,大的就像飛翔的海鷗。這雪豈止是填平了溝渠土坑,簡直要把牛馬都掩埋。花百文錢去買柴草,花千文錢贖回粗布皮衣。雖然沒有狐貉皮那樣溫暖,但能免去凍餓死于溝壑的擔憂。小兒子對我說,幸好還能準備些杯盤酒菜。園子里的蔬菜也很不錯,哪能過分要求呢。
薶:同“埋”。
薪蒸:柴草。
褐裘:粗布皮衣。
狐貉:狐和貉的毛皮,可做皮衣,極為保暖。
溝壑憂:指因凍餓而死,棄尸溝壑的憂慮。
杯甌:杯盤,泛指飲具。
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從詩中描繪的歲暮寒冬景象和生活的艱難來看,可能是詩人在生活較為困窘時所作,反映了當時普通人家在寒冬面臨的生活壓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歲暮寒冬生活的艱難,突出詩人知足的心態(tài)。其特點是語言平實,以生活瑣事入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
日南汗如漿,日北纊如霜。天既有寒燠,人豈無炎涼。
北闕書雖上,南山業(yè)堪佃。吾弟沮溺流,耦耕亦何怨。軒冕誠可悅,焉能舍余賤。謬忝七子列,居然五君選。去去勿復陳,深衷晚當見。
襄南納節(jié)任居諸,地下修文亦替除。誰信青氈余舊宿,于今白首向公車。垂鉤渭叟長嫌直,結網唐家故不疏。主府似憐三語掾,橐裝無恙萬言書。
洛陽輕薄子,長安游俠兒。宜城溢渠碗,中山浮羽卮。
責任吾儕不可逃,丁寧先筑此基牢。人龍二表開心膽,盤谷千年蔽野蒿。吼虎忽聞山口震,夜窗流照月兒高。武侯祠宇間關在,招手襄陽幾俊豪。
岳伯新凝節(jié),山人遠泛槎。隼旟驚宿鳥,文佩散幽花。樛木如攀駕,春風合□茶。尚馀南浦月,光映北山霞。
年來衰懶罷書淫,偶向盆山寄此心。何事涼陰老居士,便分幽賞助清吟。
江城話別思依依,天遠山青入望微。正好樓頭共明月,可堪遙對白云飛。遙看天際白云浮,渺渺西飛誰與謀。歸去扶溪溪水闊,秋來還上越臺否。日乾夕惕自惺惺,切實工夫在性情。千古相傳真要法,圣賢元共此心靈。圣賢今古在吾人,敬義功深德自鄰。莫嘆桃源仙跡杳,杖藜隨處武陵津。
倭麻來海外,裁扇劇清真。還憑玉堂筆,寫寄玉堂人。
露下銀塘凈,娟娟照雪衣。鑾坡無限好,莫戀釣魚磯。
萬頃碧琉璃,搖蕩高山頂。時見碧波心,叆叇白云影。風送瀑聲來,欲更尋佳景。佳景未易尋,但覺衣裳冷。
織女支機石,云根幾許深。月明偏得照,煙暝杳難尋。戲綵留奇跡,重題愧夙心。長年過半百,摹刻愧知音。
麗花斗靨,清麝濺塵,春聲遍滿芳陌。竟路障空云幕,冰壺浸霞色。芙蓉鏡,詞賦客。競繡筆、醉嫌天窄。素娥下,小駐輕鑣,眼亂紅碧。前事頓非昔,故苑年光,渾與世相隔。向暮巷空人絕,殘燈耿塵壁。凌波恨,簾戶寂。聽怨寫、墮梅哀笛。佇立久,雨暗河橋,譙漏疏滴。
春事殆過半,客行殊未閑。流云開白日,微雨點青山。身世本遲鈍,林皋當早還。煙郊草色長,感此奈愁顏。
題來尺素越王城,八月江空雁一聲。栗里只宜棲處士,彝門誰許過侯生。青山贈爾煙霞色,白社招余海岳盟。為報重陽風雨近,黃花濁酒遲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