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懷古 其三
冶歌人去百年秋,老樹依依動暮愁。
柳七魂從殘月吊,春三節愛畫橋游。
雞臺風雅淮南盡,蠶尾詩篇海內收。
寶帶河灣重回首,玉簫嗚咽舊江樓。
冶歌人去百年秋,老樹依依動暮愁。
柳七魂從殘月吊,春三節愛畫橋游。
雞臺風雅淮南盡,蠶尾詩篇海內收。
寶帶河灣重回首,玉簫嗚咽舊江樓。
唱著冶歌的人已離去百年,只留下秋天的寂寥,老樹枝條隨風搖曳,勾起傍晚的哀愁。柳永的魂魄仿佛在殘月中被憑吊,人們喜愛在春三月到畫橋游玩。雞臺曾經的風雅在淮南已消逝殆盡,王士禎的詩篇卻被天下人收藏。在寶帶河灣處再次回首,仿佛聽到玉簫在舊江樓處嗚咽。
冶歌:古代吳楚地區的民歌。
柳七:即柳永,北宋著名詞人。
春三:指農歷三月。
雞臺:可能指揚州的某個古跡。
蠶尾:王士禎號蠶尾,他是清代詩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身處揚州,看到揚州歷經歲月變遷,往昔的繁華不再,聯想到歷史上的文人雅士,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變遷和繁華消逝。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營造出濃厚的歷史滄桑感。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對往昔風雅的追懷。
梁益東西六十州,大行臺出北防秋。
閱兵金鼓震河渭,縱獵狐兔平山邱。
露布捷書天上去,軍咨祭酒幄中謀。
豈知今日詩來處,日落風生蘆荻洲。
處處稻分秧,家家麥上場。
敢悲身老大,獨幸歲豐穰。
酪美朱櫻熟,菰青角黍香。
翛然一竹幾,飽受北窗涼。
犬吠驚飄葉,禽喧換宿枝。
墮空霜肅肅,垂地斗離離。
野叟讀書罷,高城吹角悲。
功名渾錯料,老病卻如期。
賣藥錦城中,燒丹雪山麓。
石竇取鵝管,玉床收箭鏃。
紫云晨復鼎,白虹夜穿屋。
鬼神嚴厲守,沆瀣勤沐浴。
此士真可人,高簡遺世俗。
江頭十年別,顏色炯在目。
使來每寄聲,喜我淡無欲。
靈劑何必多,分餉一黍足。
曩時對酒不敢飲,側睨旁觀皆貝錦。狂言欲發畏客傳,一笑未成憂禍稔。
如今醉倒官道邊,插花不怕顛狂甚。行人喚起更嵬昻,牧豎扶歸猶踔踸。
始知人生元自樂,誤計作官常懔懔。秋毫得喪何足論,萬古興亡一酣枕。
炎曦赫赫尚余威,冷雨蕭蕭故解圍。
號野百蟲如自訴,辭柯萬葉竟安歸。
芼羮菰米珍無價,上釣魴魚健欲飛。
散吏何功霑一飽,高眠仍聽搗秋衣。
形槁神彌王,心虛腦自凝。
平生一酒榼,萬里兩行縢。
安枕存玄牝,齋居養絳陵。
他年喬岳下,正晝看飛騰。
人間得意盡危機,猶有榮親事未非。
魏闕恩光新綠綬,高堂娛侍舊斑衣。
牙籖插架書無恙,蘭膳循陔養莫違。
況有兩公天下士,為君百斛瀉珠璣。
小葺蝸廬便著家,槿籬莎徑任欹斜。
為生草草僧行腳,到處悠悠客泛槎。
孤蝶惜衣晴曝粉,穉蜂貪蜜晚爭花。
有書懶讀吾堪愧,睡起何妨自硙茶。
浮世如流水,滔滔日夜東。
百年均夢寐,萬古一虛空。
青鳥來云外,銅駝臥棘中。
相逢惟痛飲,令我憶無功。
有酒君勿啜,入腸作戈矛。
有書君勿觀,到眼生君愁。
不如睡鄉去,萬事風馬牛。
郊墟無來客,風雨送暮秋。
苔甃蟲唧唧,霜林葉颼颼。
是時一枕睡,不博萬戸侯。
斗帳裁青氊,重衾擁黃?。
蕐山希夷翁,千載可與逰。
傴僂溪頭白發翁,暮年心事一枝笻。
山銜落日青橫野,鴉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憂非一事,書生無地効孤忠。
東山七月猶關念,未忍浮沉酒醆中。
小硯孤吟恐作愁,長堤曳杖且閑逰。
破云山踴千螺翠,經雨波涵一鏡秋。
粔籹青紅村步市,闌干高下寺家樓。
去年此日君知否,十丈京塵沒馬頭。
藥裹關心百不知,可憐筆硯鎖蛛絲。
倒壺猶有莫春酒,開卷遂無初夏詩。
戶外逢人驚隔濶,燈前顧影嘆支離。
癡頑未伏常愁臥,鼓缶長謠樂圣時。
過江何敢號高流,偶與俗人風馬牛。
畫檝新揺嚴瀨月,清尊又醉戴溪秋。
壯心無復在千里,老氣尚能橫九州。
古寺試求三丈壁,為君驅筆戰蛟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