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示仲衡二首 其二
自別南朝到北朝,小園賦就總無寥。
頻年淚為亡琴灑,此日愁看玉樹消。
塞外韋韝慚閥閱,遼東皂帽溷漁樵。
曲肱飲水應吾道,肯厭清貧陋巷瓢。
自別南朝到北朝,小園賦就總無寥。
頻年淚為亡琴灑,此日愁看玉樹消。
塞外韋韝慚閥閱,遼東皂帽溷漁樵。
曲肱飲水應吾道,肯厭清貧陋巷瓢。
自從離開南朝來到北朝,即便寫成《小園賦》也無法排解心中寂寥。多年來常為知音逝去而落淚,如今憂愁地看著美好事物消逝。我在塞外身披皮袖,慚愧自己出身世家卻無所作為;像管寧那樣戴皂帽隱居,混跡于漁樵之中。安貧樂道才是我的追求,怎會厭惡像顏回那樣在陋巷過著清貧生活。
南朝、北朝:分別指當時南方和北方的政權。
小園賦:庾信所作,表達其羈旅之愁和思鄉之情。無寥:即無聊,寂寞。
亡琴:用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悼念知音鐘子期的典故,指知音去世。
玉樹:比喻美好事物。
韋韝(gōu):皮袖套,這里指在塞外的裝扮。閥閱:指世家大族。
遼東皂帽:指管寧避亂遼東,常戴皂帽隱居。溷(hùn):混雜。
曲肱飲水:出自《論語》,形容安貧樂道。陋巷瓢:指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安貧樂道。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可能因朝代更迭、社會動蕩,從南朝到北朝,經歷了人生的重大轉變。期間可能遭遇知音離世、美好事物消逝等變故,在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個人境遇下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和人生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人生轉折后的復雜情感和安貧樂道的堅守。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社會變遷中的心態。
燕子歸來又。斗輕寒、廉纖細雨,清明時候。綠遍階前芳草色,妝點韶華依舊。更消得、幾回僝僽。綠暗紅稀春漸老,恐凄涼、花也如人瘦。只愁系,萬絲柳。
瑣窗一縷香消后。夢初醒、這番憔悴,非關病酒。別有傷心無限意,試問東風知否。怎吹去、眉間顰皺。記得當年彈指處,到而今、淚點盈衫袖。思往事,怕回首。
城小憑山固,雄師困仰攻。
興衰看啟閉,疆界限西東。
關尹占佳氣,甘卿表閟宮。
湍流飛瀑處,勢與建瓴同。
才高文贍富詩名,
感物傷時動有情。
不識無生真自體,
一塵才遣一塵生。
海角霞荒,云邊月老,情天幾度秋風。
螢火星星,近來飛入璇宮。
夢魂只識銀河路,怕凄涼,又到云中。
鎮匆匆,舞破霓裳,環佩無蹤。
淚珠凝露銅仙老,縱桃花無恙,也減微紅。
艷劫難銷,相思冷化芙蓉。
倩魂夜抱枯蟬泣,是闌干,都被苔封。
漫惺忪,消息人天,一點歸鴻。
拂拭方山帽,
安排一復巾。
春秋書滿架,
整整莫因循。
東皇既漏春消息。雨絲風片摧何急。鎮日畫簾斜。無心閱歲華。
滿庭芳草綠。知否眉峰蹙。和淚證前因。始終卻負君。
夕陽西下水東流,
才閱春華歲又秋。
多少名園風景好,
樓臺半替后人修。
宦轍南都偶共馳,相逢一笑即相知。才高擬報君心眷,數盡難逢國手醫。朋舊一觴歸櫬遠,妻孥千里旅魂悲。懷君何處腸堪斷,月落空梁夢覺時。
按節遙沖瘴雨寒,西風聞訃淚交潸。憶君九曲分岐去,問我三山歲月還。柏府此時經舊宅,泉臺無路覓清顏。全歸俯仰應無愧,百歲誰能脫此關。
云護梨酣,霧籠棠醉,愁眉何事慵展。似剪風狂,如絲雨細,休問芳情深淺。轉瞬清明近,早受韶光一半。卷簾人怯,輕寒笑花,還比人懶。
長恐好春難綰。怎管領群芳,閒卻鶯燕。桃靨勻紅,柳腰奲綠,莫負秋千庭院。誰作探花使,取羯鼓、催來休緩。載酒尋詩,甚時良約能踐。
使君齊魯舊儒宗,名起峨眉第一峰。
緋照金魚持楚憲,符飛銅虎鎮吳封。
煙濤婁水何因至,羽翮胥山不可從。
分手蒼茫還寄問,涉江猶自采芙蓉。
塵坱無端竟日侵,招提快與故人臨。龍山事往成陳跡,蓮社僧高識穢心。嶺海此身千里外,故園回首五云深。何當棹卻扁舟去,不問人間紱與簪。
羅衣不怯曉寒侵,山寺追陪五馬臨。總是龍山遺俗會,須知雞黍故人心。歸田莫待桑榆晚,為客應慚歲月深。寄語西風休落帽,孟嘉頭已不勝簪。
無奈閑愁萬種侵,重陽況在客中臨。至今人愛登高節,自古誰知賞菊心。齊國江山悲感后,楚王臺榭草萊深。未能免俗聊隨俗,也把茱萸上鬢簪。
北風雨后忽南風,頃刻開晴又轉東。
后土未乾偏有恨,漏天難補太無功。
小樓兀坐思猿鶴,好客相期避燕鴻。
壁上墨蘭香可掬,令人常憶所南翁。
晁錯抱遠策,為君納良規。
削彼諸侯權,永用得所宜。
奸臣負舊隙,乘釁謀相危。
世主竟不辨,身戮宗且夷。
漢景稱欽明,濫罰猶如斯。
比干與龍逢,殘害何足悲。
秋風嘯谷驚蒼松,水簾懸雨千尺淙。
壞衣老僧罷晨梵,空山落葉聞霜鐘。
颯然萬籟忽岑寂,孤鶴叫破青芙蓉。
山虛水深白云遠,嶕峣亂石無人蹤。
古來此意誰復會,新聲憀亮爭蟬蛩。
起拂朱弦三嘆息,世無稽蔡吾何從。
寰中信有地行仙,八十冰肌類小年。華萼曾聯文苑盛,衣冠雅稱素封賢。蘭皋夜雨看耕耒,綺閣春燈醉舞筵。共慶清時多舊老,三朝遺俗口能傳。
常將沆瀣當朝餐,矍鑠風神世所難。走馬自輕飛鞚遠,看花猶劇蹋歌歡。青蔥日長堂前樹,郁烈春芳澤畔蘭。欲向仙臺占壽紀,不知渤澥幾時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