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十八
秋色遂將半,游云時淡濃。
水光影?稏,秀色增芙蓉。
斸地種三徑,鉤窗來五峰。
新晴何以卜,一意聽晨鐘。
秋色遂將半,游云時淡濃。
水光影?稏,秀色增芙蓉。
斸地種三徑,鉤窗來五峰。
新晴何以卜,一意聽晨鐘。
秋天已過了將近一半,天空中飄著的云朵時而淡薄,時而濃厚。水面的光影映照在水稻上,秀麗的景色讓芙蓉花也增添了幾分艷麗。我在地上掘土開辟出一片庭院小路,推開窗戶便能望見五座山峰。要如何預測新晴的天氣呢?我一心傾聽著清晨的鐘聲。
遂將半:即將過了一半。
?稏(zǎn yà):水稻。
斸(zhú)地:掘地。
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鉤窗:推開窗戶。
作者可能是在山居生活中,有感于秋天的景色和山居的寧靜,從而創作了這首詩。詩人在山居的環境里,享受著自然的美好,以詩記錄下這份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山居生活的愜意。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生動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山居生活的向往與描繪。
春日晴曛錦繡堆,相期女伴上歌臺。瑣窗妝罷看蟢子,已報君王中使催。
道高人世禮周旋,語默如癡似不言。洗滌要教心地靜,狐疑勿類水萍翻。經書說盡修真理,歲月休防罷引援。雅合無為深見識,陰陽去住促寒暄。
形雖老蒼,事不窮忙。味真嚼蠟,面冷刮霜。撒手行空劫,全身入帝鄉。回頭游戲成三昧,春上百華蜂采香。
龍子梅妝釣笠前,脫靴豪氣總蕭然。一絲來往茫茫碧,不記開元后幾年。
倦馬投孤驛,一峰青壓門。蕭條秋浦路,荒陋夜郎村。地瘴霜常薄,林深日易昏。百年常作客,排悶近清樽。又入千山去,真成萬里行。履霜常早駕,秉炬或宵征。古驛怪藤合,荒陂群雁鳴。客中常少睡,歸夢若為成。
柳岸追涼偶共來,一樽分坐綠陰隈。歌聲欲徹云中去,望眼真從天際回。客路光陰三日阻,詩家花鳥二公裁。安山此集成佳會,莫訝河枯閘未開。
色浮千里白,氣逼萬家寒。獨鳥饑猶啄,癡兒喜自團。向風初舞急,入夜轉聲乾。此味同誰冷,吟窗映素冠。
世外桃源不可知,匆匆車馬去何之。浮云蒼狗幾遷變,今夕白駒空縶維。陌上行人折揚柳,渚中帝子贈江離。傷心萬里腥膻窟,歸隱終南與子期。
耿耿不能寐,京洛久離群。橫琴還獨坐,停杯遂待君。待君春草歇,獨坐秋風發。朝朝唯落花,夜夜空明月。明月徒流光,落花空自芳。別離望南浦,相思在漢陽。漢陽隔隴吟,南浦達桂林。山川雖未遠,無由得寄音。
將進酒,思未央。俎豆具,賓客臧。秬鬯實中尊,醴齊汲行觴。百拜不及醉,酬酢德以將。歡樂難具陳,言好不能忘。夏歌述明訓,周書有遺防。持此為君壽,千春永無荒。將進酒,思未央。
聞道隨陽雁,白云相與歸。如何隔長路,又及寄寒衣。驛使書空到,鄉園夢亦稀。登高重延佇,風雨下虛幃。
葉葉征衫來自東,相逢笑語竹窗中。傍人底死催人去,細雨吹涼一夜風。
蘭沐綺窗涼,紅汗酥胸濺。倦倚玉欄桿,蜂咂嬌花顫。紅沁被池香,翠滑眉心現。揮麈撲青蠅,佯拂檀郎面。
瓜步潮遵北固回,海門秋滿甕城來。江淮地勝存遺額,樓閣景多空舊臺。落葉未疏猶有菊,重陽兩度此銜杯。太平一統無天塹,萬里乾坤眼共開。
考功舊卷,恁情味辛酸,那堪重把。悲來念著,又費淚痕如瀉。君道伊家錯嫁。便不錯、怎生拋下。憑教嘔盡心肝,總有沉哀難寫。儂也。離愁暗惹。恨好夢輕消,燭灰香灺。今生明月,更誓來生良夜。休問恩緣真假。只長記、尊前花下。許多默旨深言,記著都應如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