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農家
似陰還似晴,好風弄輕柔。土膏春犁滑,竹深鳴禽幽。
農家頗瀟灑,??清泉流。蹇余入茅檐,解帶為小留。
荊釵三兩婦,競將機杼投。吹爐問官人,肯吃村茶不。
群兒窗下讀,千字文蒙求。余因拊其背,勸汝早休休。
泓穎才識面,白盡年少頭。耕食而鑿飲,胡不安箕裘。
乃翁聽我言,急把書卷收。遣兒出門去,一人騎一牛。
似陰還似晴,好風弄輕柔。土膏春犁滑,竹深鳴禽幽。
農家頗瀟灑,??清泉流。蹇余入茅檐,解帶為小留。
荊釵三兩婦,競將機杼投。吹爐問官人,肯吃村茶不。
群兒窗下讀,千字文蒙求。余因拊其背,勸汝早休休。
泓穎才識面,白盡年少頭。耕食而鑿飲,胡不安箕裘。
乃翁聽我言,急把書卷收。遣兒出門去,一人騎一牛。
天氣似陰又似晴,微風輕柔地吹拂著。春天土地濕潤,犁地很順滑,竹林深處傳來鳥兒清幽的叫聲。農家十分瀟灑,清泉潺潺流淌。我騎著跛驢走進茅屋,解開衣帶稍作停留。幾位戴著荊釵的婦女,都停下了織布機。她們吹著爐火問我:‘官人,肯不肯喝杯村茶?’一群孩子在窗下讀書,讀的是《千字文》《蒙求》。我撫摸著他們的背,勸他們早早停止讀書。剛認識筆硯,就可能白了少年頭。耕田吃飯、鑿井飲水,為何不繼承家業呢?孩子的父親聽了我的話,急忙收起書卷,打發孩子們出門,一人騎一頭牛。
土膏:春天肥沃松軟的土地。
??(yī):水流聲。
蹇余:騎著跛驢的我。蹇,跛足。
荊釵:用荊條做的發釵,指農家婦女。
機杼:織布機。
泓穎:指筆硯。泓,硯池;穎,毛筆頭。
箕裘:比喻祖先的事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過程中,深入鄉村,被農家寧靜、質樸的生活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也反映出他對當時讀書求仕風氣的一種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農家生活并表達對其的欣賞,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生活氣息濃厚。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為研究古代鄉村生活和文人思想提供了生動素材。
攙天元有路,絕俗更無村。孤眺臨崖觜,危升挽木根。渺茫均遠邇,倏忽變明昏。佛現驚搜句,巖前萬口喧。
既要修持心不曉。這火院須先跳。猛把家緣都不要。元初一點,認來真所,做個惺惺了。欲要妻男固處妙。且只在紅塵罩。節色微財應事俏。慈悲廣施作均乎也,決定分分曉。
策杖窺園日數巡,無端寒雨損精神。青裳素面天應惜,不著笙歌不肯春。
西北胡笳不斷吹,送君南浦淚如絲。荊門樹影云中盡,巫峽猿聲月下悲。客路裝輕懷匕首,驛樓燈現望峨眉。天涯何處能相憶,孤館殘更夢覺時。
東風吹敝褐,水氣撲虛檐。月窟星河澹,江城鼓角嚴。年深愁不醒,春至恨猶添。為問秦通守,何顏說錦簾。
榮親報國皆吾事,孝子忠臣只此心。聞說致身同養志,莫分朝市與山林。
甘向清時隱,無令素愿乖。存虛饒氣色,撥累緩形骸。葉響風前樹,苔青雨后階。何須學宋玉,登眺苦秋懷。
八口凄涼生事微,中原羽騎日騑騑。天寒歲晚歸難定,水遠山長信轉稀。青眼故人頻送米,白頭慈母尚縫衣。蕭蕭漢渚蒹葭老,好向兒時舊釣磯。
林下知心少,使車歸頗遲。未分半席語,已是一年期。臂痛難成拜,頭風久廢詩?;乜锤T路,依舊隔天涯。
攝祀元臺重,乘春淑氣和。菀芳花露早,汀曉水煙多。稼穡勤周畯,明良恊舜歌。欲知回袞舄,天路近星河。
繡毬卷繡,正蝶逐花飛,作團無數。柳邊倚處。忽打頭晴片,雪痕堆絮。試馬場開,似趁東風戲賭。踏青路。愛乍合乍離,圓轉如故。香徑吹軟語。記小樣釵絨,笑穿紅縷。一般俊舞。問誰家蹴鞠,帶愁跑去。裹盡相思,漫惹巫山夢雨。寫間趣。倩獅貓捉將春住。
無數寒鴉來遠鐘,物華心跡偶然同。不知海北江南路,更有愁人立晚風。
芳樹曉煙鶗鴂鳴,澹云暈碧漏新晴。驚心時序百六日,回首家山十五程。病思為魔成逆旅,夢魂飛淚灑先塋。遙知兄弟溶溪上,細掃松花酹曲生。
牙檣暫住獻州城,鷺去鷗來管送迎。臥笑宮人擲骰子,金錢癡咒卜輸贏。
長鶴展輕翮,遠棲松桂林。故宇入清夢,盤盤亦苦心。中林風月賒,十畝團幽陰。林下有奇士,繞樹從之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