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廬山道士二首
才懷故里馀清夢,方說廬山得好詩。何日與師傳菊酒,劇談浩劫未分時。
常常有約尋幽趣,汨汨無從避俗喧。欲斷世間千萬事,須窮紙上五千言。
才懷故里馀清夢,方說廬山得好詩。何日與師傳菊酒,劇談浩劫未分時。
常常有約尋幽趣,汨汨無從避俗喧。欲斷世間千萬事,須窮紙上五千言。
心中懷著故鄉還留存著清幽的夢,剛說起廬山就能吟出美妙的詩。什么時候能和您一起傳飲菊花酒,暢快地談論天地未分的遠古時期。常常和您相約去探尋幽趣,卻總是被世俗的喧囂所困擾無法避開。想要斷絕世間千萬般瑣事,就得窮盡紙上的五千言經典。
馀:同“余”,剩下。
菊酒:菊花酒,古代習俗,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的傳統。
劇談:暢快地交談。
浩劫:極漫長的時間,這里指天地未分的遠古時期。
汨汨:水流動的樣子,這里形容被世俗之事不斷纏繞。
五千言:通常指《道德經》,這里泛指經典著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世俗的紛擾中,向往廬山道士那種超脫的生活和高深的學識。當時社會或許充滿了各種世俗的繁雜事務,詩人渴望在精神上找到一片凈土,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對廬山道士的傾慕和自己內心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虛實結合和對比的手法,將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展現出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心境和追求。
葉間雙顆綻紅肥,漸次春光到紫薇。可是楝花風訊惡,堤邊怪得畫船稀。
璨璨奇花發,亭亭玉樹陳。吾寧湘水客,爾亦剡溪人。鶴展瑤臺翅,龍拖貝闕鱗。故園三畝在,歸思起垂綸。
支辰干在戊。算五戒后身,大齊登九。回頭溯元祐。是興龍嘉節,帝先臣后。欒城對霤。正頒到、春幡法酒。算更番、磨蝎臨宮,好運那時希有。依舊。乳花茶泛,銀合香焚,祝公來侑。高寒舉首。真宰訴,直奎宿。問平生忠愛,茫茫來者,究許伊誰尚友。悵千秋、孤鶴南飛,且將笛奏。
遠公說法有高臺,一朵青蓮云外開。臺上久無獅子吼,野狐時復聽經來。
擊石乃有火,石火光不揚。攀天亦有路,天高路何長。嵯峨萬古云,下覆歌哭場。富貴誠足多,貧賤不可忘。
作客何時了,愁深只酒杯。鬢毛隨日短,膽氣逐年衰。兵革江邊阻,鄉關夢里回。可憐今夜月,還照北山梅。
搖膝支頤未冠年,已將采擷勝雕鐫。未能動地驚天句,且誦吟風弄月篇。擊壤莫拋康節集,煎膠可續上林弦。東山七月無人解,只是周公學有源。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迎養京都突未黔,蒼黃荼毒血沾襟。百年過隙知難復,三釜纏哀政自深。不為鱸莼歸亦好,獨甘羊棗果何心。寄言世上斑衣子,溫凊應須競寸陰。
花縣來迎,瓜期欣至。大賢初度今朝是。蕤賓律應又將中,明宵圓月光騰瑞。蘭玉稱觴,斑斕舞戲。椒漿聊壯君行志。看看人已在鵬程,趨朝指日為舟濟。
茅茨八九椽,中有插架軸。瑯函與貝葉,落落皆在目。閑依凈幾翻,緩繞疏篁讀。困即抱之眠,擁鼾寧厭熟。不知老將至,一時肯載腹。此樂殊未央,吾生亦云足。
釁隙不在大,巫臣圖夏姬。百端終困楚,吳子會黃池。怨有大于此,居高易逢危。何言戒困獸,無易簀中尸。
翰墨前朝老,詩書后代孫。蘿山近排闥,率水淺當門。地寂名猶勝,亭空扁尚存。揚休能索詠,此意許誰論。
籬豆垂花隴麥齊,炊紅篘綠小春時。田家處處豐年樂,畫出豳風七月詩。
褰帷巖邑特從容,憶惜鸰原會一同。樂孺共營蘭薦膳,劬勞爭報棘吹風。繡衣握節新恩重,綵服承顏往事空。三紀光陰真插羽,依然小市夕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