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餞別劉承所出貳重慶 其三
謾將仕學論其優
壺榼相將是圣游
未解此時渾放下
應知眼底盡全牛
謾將仕學論其優
壺榼相將是圣游
未解此時渾放下
應知眼底盡全牛
不必徒勞爭論仕途與學問何者更優,攜酒共飲的聚會才是真正的雅游。若不理解此時應完全放下俗務,應當知道眼前盡是洞徹分明的境界。
謾:徒然,不要。
壺榼(hú kē):盛酒的器具,壺為大容器,榼為小酒器。
圣游:指高雅的游賞聚會。
渾放下:完全放下,指拋開世俗事務。
全牛:出自《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典故,比喻對事物有透徹的理解。
此詩為詩人參與餞別劉承所出任重慶副職時所作(‘出貳重慶’指任重慶副職),為組詩第三首。創作背景為友人赴任前的送別場景,詩人借詩表達對友人的勸勉與期許。
全詩圍繞餞別主題,以‘不必爭論仕學優劣’起筆,轉而強調雅集之樂,最后以‘全牛’典故點出通透境界,主旨在于勸友人放下俗務、以超然心態面對新職,語言凝練,用典貼切,展現豁達胸襟。
高崖翻槲葉,白日雨聲寒。共愛秋山好,其如芳蕙殘。亂云藏怪石,空壑下清湍。底事林間鶴,棲棲刷羽翰。
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摩詰本詩老,佩芷襲芳蓀。今觀此壁畫,亦若其詩清且敦。祇園弟子盡鶴骨,心如死灰不復溫。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謝籠樊。吾觀二子皆神俊,又于維也斂衽無間言。
積素含輝雪色明,尚方寶帶琢瑤瑛。殿庭賜處皇恩重,光價寧論十五城。
我今有一襦,非羅復非綺。借問作何色,不紅亦不紫。夏天將作衫,冬天將作被。冬夏遞互用,長年只這是。
高舂鈴下索焚香,鏤管紋箋發綵章。應在后園涼榭里,玄霜仙帽紫霓裳。
一匹好驊騮,精彩渾如畫。卻被銀鞍縛了身,著絆馬。怎得逍遙也。不若騁顛狂,掣斷韁無掛。擺尾搖頭廄櫪違,做野馬。自在成游冶。
吾宗有孫子,玉質光嶙峋。總好紙墨事,敏捷如有神。溫克過諸父,私為予所珍。緝學綠野忘寒暑,奮志直欲追先民。大美不竟乃夭折,使我痛哭聞者辛。汝死不復作,我哀誰可陳。少年弱冠隨鬼錄,爺娘兄弟哭聲直上干清旻。埋玉于土幾時出,荒郊日落惟孤墳。孤墳三尺生秋草,愁殺東西南北人。
戴此頭顱贖父刑,誰知不得比緹縈。斷魂化作雙飛鳥,飛薄青霄日月明。
滿路流鶯送客軺,匡廬山色望中遙。朱門何處堪糊口,白發逢人反折腰。月下歌聲虛竹徑,天涯離恨記花朝。知君此去經彭澤,陶令高風未寂寥。
聞根未凈閑中養。靜沈沈,絕似百花蒸釀。睡鴨欲溫時,恰低垂簾桁。領略鷓鴣斑幾許,盡分付、篆紋輕飏。來往。覺妙緒煙霏,逸情云上。省識眾妙虛涵,笑成灰心印,幾人癡想。相對理青琴,有瓶笙答響。此際清心能久坐,端不數、令君倜儻。俯仰。正螭鼎日長,犀帷春盎。
暫輟南齋倦,因就西園酌。日臨花氣暄,柳絆晴絲弱。芳樽浥桂芬,華筵藹蘭焯。煩襟郁易舒,秩禮歡仍略。以茲恊素懷,庶可踐嘉約。
懊惱春悰困宿酲,偶隨游子到溪亭。多情幾行城南柳,三度春風見汝青。
香銷泥污意徘徊,掠地回風玉作堆。愁絕黃昏無一語,怕看孤月上窗來。
甲子循環幸一終。
細柳成陰花滿徑,晚來鉦鼓導朱輪。河東鸑鷟三英杰,天上麒麟兩俊人。閑里笑談清似玉,杯中賢圣韻如春。引弓一箭驚穿札,堵立歡聲快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