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宿青龍禪閣
前山不可望,暮色漸沉規。
日轉須彌北,蟾來渤海西。
風鈴亂僧語,霜枿欠猿啼。
閣外千家月,分明見里迷。
前山不可望,暮色漸沉規。
日轉須彌北,蟾來渤海西。
風鈴亂僧語,霜枿欠猿啼。
閣外千家月,分明見里迷。
前面的山巒已望不見,暮色漸漸深沉。太陽轉到了須彌山北面,月亮從渤海之西升起。風鈴聲響打亂了僧人話語,經霜的枯樹枝缺少猿猴啼叫。樓閣外千家沐浴在月光下,明明看得清晰卻又覺迷茫。
沉規:指天色漸暗。規,圓形,這里指太陽。
須彌:佛教傳說中的神山。
蟾:蟾蜍,代指月亮。
枿(niè):樹木砍伐后留下的根株,這里指經霜的枯樹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秋季夜晚投宿于青龍禪閣,禪閣清幽的環境、秋夜獨特的景象觸發了詩人的創作靈感,使其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夜禪閣景色,突出環境清幽。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情感含蓄。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禪意的感悟。
青山西去水東流,兩岸飛花送客舟。何事閶門行一月,不能三日到宣州。
秋風蕭瑟賦歸歟,此去懸知金有魚。我亦羨君無奪糈,長沙終負過秦書。
縈渟澹不流,金碧如可拾。迎晨含素華,獨往事朝汲。
五祀之本,社稷有嚴。芟柞伊始,夫敢不虔。吉日惟戊,式薦豆籩。神其來格,用介有年。
只言梅信末,不柰此愁何。莫待一枝折,撩人愁更多。
幾夕華星動紫躔,少微光入太微垣。帝臨便座延公袞,人喜安車到國門。懇敘官儀還漢節,親承需宴酌堯樽。朝家貴老超三代,惇史行看記善言。
羈旅相過日,論文數啟予。風塵聊對酒,水竹且謀居。樂志宜公理,垂惟擬仲舒。舊林煙月在,歸夢未應疏。
閑中一葉小漁舟。無線也無鉤。□□□云深處,適性自遨游。波渺渺,興悠悠。意休休。一船明月,一棹清風,換了封侯。
蔡君努力歷辛艱,不掃敵人誓不還。十九路軍最奮勇,肅清矮賊鎮河山。
極目又芳草,捲簾非故山。
一穴蛟龍氣,全山蝙蝠天。無稽僧眾語,問道漢皇年。風水聞前導,星辰摘倒懸。不知何地出,竇小礙人穿。
宰相歸來致政時,圭塘唱和類塤篪。好山好水天開畫,難弟難兄日賦詩。酒斝每從花塢設,釣舟時傍柳陰移。景因人勝千年暇,綠野香山未足奇。
臨風何處不支頤,邂逅平原即故知。紫氣坐間中岳近,白云停處太行遲。先登獨著三朝望,后起猶攀七子時。醉解吳鉤君莫笑,十年虹色伴要離。
金盆初曉洗纖纖,銀鴨香焦特地添。出戶忽看春雪下,六宮齊捲水晶簾。
太一先天,昊境虛皇,無上至尊。鎮玉霄宮殿,群仙聚會,香云羅列,光射殷紅。玉獸金麟,白鶴引駕,寶蓋瓊花散滿空。仙娥奏,放真妃窈窕,歌舞儀容。仙音妙唱無窮。盡朝現三清御座中。聽洞虛靈寶,升玄至道,開明三要,顯現靈能。倦坐披章,回鸞駕鳳,五老扶真入絳宮。群仙退,向蓬萊閬苑。合抱純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