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 其四 環竹蓬
淺蓬深隱竹,
竹影隨日側。
睡醒日午來,
覓影不可得。
淺蓬深隱竹,
竹影隨日側。
睡醒日午來,
覓影不可得。
簡易的草蓬深深藏在竹林中,竹影隨著太陽移動而傾斜。午睡醒來已到中午,卻找不到竹影了。
淺蓬:簡易的草蓬。
日側:太陽偏移,指竹影隨太陽移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作者可能處于一個清幽的居住環境,被周圍的竹林和寧靜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對這種生活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寧靜的生活場景,突出了自然之美和閑適之感。其特點是語言簡潔、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對平凡生活詩意的捕捉。
酒幔高樓一百家,
宮前楊柳寺前花。
內園分得溫湯水,
二月中旬已進瓜。
日近山紅暖氣新,
一陽先入御溝春。
聞閑立馬重來此,
沐浴明年稱意身。
西南東北暮天斜,
巴字江邊楚樹花。
珍重荊州杜書記,
閑時多在廣師家。
江城柳色海門煙,
欲到茅山始下船。
知道君家當瀑布,
菖蒲潭在草堂前。
野池水滿連秋堤,
菱花結實蒲葉齊。
川口雨晴風復止,
蜻蜓上下魚東西。
萬里潮州一逐臣,
悠悠青草海邊春。
天涯莫道無回日,
上嶺還逢向北人。
芍藥丁香手里栽,
臨行一日繞千回。
外人應怪難辭別,
總是山中自取來。
毒蛇在腸瘡滿背,
去年別家今別弟。
馬頭對哭各東西,
天邊柳絮無根蒂。
乞取池西三兩竿,
房前栽著病時看。
亦知自惜難判割,
猶勝橫根引出欄。
野桂香滿溪,
石莎寒覆水。
愛此南澗頭,
終日潺湲里。
子規啼不歇,
到曉口應穿。
況是不眠夜,
聲聲在耳邊。
住處近山常足雨,
聞晴曝舊芳茵。
立秋日后無多熱,
漸覺生衣不著身。
夏夜新晴星校少,
雨收殘水入天河。
簷前熟著衣裳坐,
風冷渾無撲火蛾。
夜久葉露滴,
秋蟲入戶飛。
臥多骨髓冷,
起覆舊綿衣。
無事此身離白云,
松風溪水不曾聞。
至心聽著仙翁引,
今看青山圍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