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三
獨抱遺經唐處士,差強人意漢將軍。
獨抱遺經唐處士,差強人意漢將軍。
獨自懷抱著古代經典著作的是唐朝的處士,還算能振奮人心、使人滿意的是漢朝的將軍。
獨抱:獨自懷抱著,有堅守之意。
遺經:指古代遺留下來的經典著作。
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差強人意:原意是吳漢勉強使人滿意,能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振奮其部下的意志。現指大體上尚能令人勉強滿意。
漢將軍:這里可能指東漢的吳漢,《后漢書·吳漢傳》記載,吳漢每次隨光武帝征戰,在陣上遇到不利,其他將領都驚慌失措,只有吳漢意氣自若,整頓器械,激揚士吏。
由于僅給出詩句,具體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不過從詩句內容推測,詩人可能生活在一個社會有所動蕩或者文化氛圍有所變化的時期,他通過對唐朝處士和漢朝將軍的描寫,表達自己對古代優秀人物品質和精神的向往,也可能借此來反映現實社會中所缺乏的一些東西。
此句主旨在于贊美古代堅守學問的文人和有能力的將領。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和對仗,使詩句富有文化底蘊和韻律美。雖只是一句詩,但能讓讀者感受到詩人的價值取向和對理想人物的追慕,在文學表達上簡潔而有力。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尚志服事跛神仙。辛勤了、萬千般。一朝身死入黃泉。至誠地、哭皇天。 旁人苦苦叩玄言。不免得、告諸賢。禁法蝎兒不曾傳。吃畜生、四十年。
別離情緒。萬里關山如底數。遣妾傷悲。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從君去。數盡殘冬春又暮。音信全乖。等到花開不見來。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翦秋光,阿誰洗得無纖滓。冰盤徹底。人也清如此。 萬里歸來,著個斑衣戲。慈顏喜。問君不醉。更遣何人醉。
輕暑單衣四月天。重來閑屈指,惜流年。人間何處有神仙。安排我,花底與尊前。 爭道使君賢。筆端驅萬馬,駐平川。長安只在日西邊。空回首,喬木淡疏煙。
生別有相逢,死別無消息。 說著從前總是愁,只是不相憶。 月墮半窗寒,夢里分明識。 卻似嗔人不憶他,花露盈盈濕。
應節偏干呂,亭亭在紫氛。綴空初布影,捧日已成文。 結蓋祥光迥,為樓翠色分。還同起封上,更似出橫汾。 作瑞來藩國,呈形表圣君。裴回如有托,誰道比閑云。
強吳矜霸略,講武在深宮。盡出嬌娥輩,先觀上將風。 揮戈羅袖卷,擐甲汗裝紅。輕笑分旗下,含羞入隊中。 鼓停行未整,刑舉令方崇。自可威鄰國,何勞騁戰功。
曾向嶺頭題姓字,不穿楊葉不言歸。 弟兄各折一枝桂,還向嶺頭聯影飛。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余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親舊線痕。
白盡蒹葭,蓑從蒲柳,我只松筠節。君民堯舜,老翁揩眼勛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