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賀鄭常侍
山亦懷恩地,高禽盡下飛。
吏穿霞片望,僧掃月棱歸。
省拜墀煙近,林居玉漏微。
曾令駐錫話,聊用慰攀依。
山亦懷恩地,高禽盡下飛。
吏穿霞片望,僧掃月棱歸。
省拜墀煙近,林居玉漏微。
曾令駐錫話,聊用慰攀依。
山也是感恩之地,高飛的鳥兒都向下飛落。官吏透過云霞眺望,僧人掃著月光的邊緣歸來。到朝廷朝拜時離宮殿的香煙很近,居住在山林中玉漏的聲音細微。曾經讓僧人停下腳步交談,姑且用來慰藉我的攀附之情。
懷恩地:感恩之地。
高禽:高飛的鳥兒。
霞片:云霞。
月棱:月光的邊緣。
省拜:到朝廷朝拜。
墀煙:宮殿臺階前的香煙。
玉漏:古代計時的漏壺。
駐錫:僧人出行,以錫杖自隨,故稱僧人住止為駐錫。
攀依:攀附,有敬仰追隨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與鄭常侍有過交往后,因思念或感恩而創作此詩,表達對鄭常侍的敬意與牽掛。
這首詩主旨是寄賀鄭常侍,通過描繪不同場景展現詩人心境。其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贈答詩的風格。
碩果生機在,從他剝五陰。南山四時面,殘屋百年心。家薄有書種,客多成笑林。要閒元自老,不在卜居深。
怪風時起撲燈蛾,舊燕巢欹鼠作窠。蒸得春蚊大如斗,南山濕霧入簾多。
遠村暑氣薄,衡門絕塵鞅。禾黍滿污邪,松篁翳林莽。富貴復何心,琴弈偕所往。起誦康衢謠,悠然發遐想。薰風自南來,坐我羲皇上。慨彼河上翁,所樂異天壤。
歲事屬更始,東風扇微和。郊原萋動色,桃李艷已花。游子行萬里,眷之感慨多。感慨故有懷,簡書可柰何。尺素托雙鯉,淪沒愁長波。肅肅隨陽雁,遲予同爾徂。
世有兩雋。白楊何妥。青楊蕭慎。
昔在南都文社里,道情長日對幽玄。聲名豈藉金張薦,時輩爭傳屈宋賢??傊^離群堪白首,共嗟為郡各經年。相逢漫道還家樂,生計何須負郭田。
足為棹,須為橈,舴艋子,何多勞。黑油急旋旋,玉掌輕搖搖。水劃蟲,水劃蟲,鸊鷉鹥鴨同從容,寬陂緩波無點風。
繄我墜塵網,東游澹海漘。寧忘攜手好,嘉會及芳春。豪素托先期,有懷聊自陳。毋為及良時,揮杯念遠人。
屹立孤峰勢一拳,神工造化不知年。江濤俯瞰下無地,云氣上浮高近天。南去山從廬阜出,北來地與宿松連。入村幾處堪圖畫,茅屋依稀桑柘煙。
雨霽逢初夏,胡床蔭綠槐。半酣方嵬峨,假寐忽咍臺。小穗閑簪麥,微酸細嚼梅。衰翁不禁老,更著物華催。過盡一春雨,園林氣少和。偶然扶楖栗,復爾坐盤陀。小草數行字,殘花一曲歌。公卿非傲汝,無奈愛閑何。水際閑將鶴,林間獨擁琴。披叢采香草,映樹看珍禽。正使居無屋,猶勝突不黔。過春差覺健,處處得幽尋?;h落魚池北,房櫳道院東。水紋藤坐榻,山字素屏風。采藥松岡近,投竿荻浦通。悠然搔短發,心事寄冥鴻。曲曲羊腸徑,疏疏麂眼籬。渴蜂窺硯水,狂蝶入書帷。一枕輕安夢,數聯蕭散詩。馀生已過足,不必到期頤。辟地剪蓬蒿,何曾嘆作勞。藥名尋本草,蘭族驗離騷。北澗穿籬過,南山出屋高。回頭看富貴,何啻一秋毫。修名寧復冀,馀日苦無多。已嘆堂堂去,將如寂寂何。編籬護香草,埋盎貯清波。兒戲君無笑,相從且浩歌。
乘涼步月過西鄰,草露霏微濕葛巾。一徑竹陰無犬吠,飛螢來往暗隨人。
西清重到侍垂衣,萬死人從浿水歸。正可極言天下事,莫言主圣諫書稀。
家住衡山第幾峰,每從方外振玄蹤。藏身現有無縫塔,行腳還尋偃蓋松。庾嶺風霜馴虎豹,洞庭云雨起蛟龍。懸知說法維摩室,獨許曼殊拄箭峰。
高密名門,陽陵仙裔,眉壽賓筵魚雅。禮法師師,穆若清風林下。曾偕歷、夫子驂鸞,更看到、郎君行馬。聊且向、燕南趙北,作枌榆社。髫年調護萱慈,效納肝故事,并刀直劃。彤管流傳,永作賢媛嘉話。到晚來、隨意含飴,了不用、封書還鲊。圖寫謝庭,群屐趨斟瓊斝。
老懷忽忽如中酒,短發蕭蕭不受簪。四壁應聞長嘆息,何人知我此時心。